随着沙皇俄国打算彻底放弃东西伯利严,大明的百姓就再一次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当中。
留在当地,有工坊可以做工,有自家的地可以种,有老婆孩子热炕头。
迁移到奴尔干布政使司或者更往北的地方,也一样能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样有工坊可以做工赚钱,自家的地会变得更多, 还能再额外拿一笔安家银子,简直就是好处多多,就算是想回老家看看,也不过是坐在火车上面,咣当咣当的晃悠三五天就能回来。
啥?新地盘哪儿来的那么多工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呀,大明又不讲究什么环境保护,各地的五小工业搞的那叫一个红火,随便哪里都是工坊缺人手,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找不到去工坊或者工地做工的机会。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铁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过去——在大明百姓想来,现在大明各地都在兴建铁路,那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像这种新到手的地盘,肯定要往后稍才对。
然而让百姓们想不到的是,当五军都督府开始整编现有军队,往东西伯利亚那边开始调派驻军的时候,工部已经先一步派出了人手,跑到奴尔干布政使司那边去勘探地形了。
原因很简单。
汉地十八省之间的铁路可以缓一缓,但是从京城到辽东三省,再到奴尔干都司的火车线路,却必须要优先修建才行。
这也就是乌思藏到廓尔喀那里的地形实在是太过于操蛋,要不然的话,从乌思藏到廓尔喀的线路也一样要优先修建。
不得不承认,大明很多主动把田地交出来的士绅老爷们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这些士绅老爷们一般都是家大业大的那种, 虽说跟着朝廷的脚步搞工业商业一样能赚到钱,可是对于土地的执念,却是深植于这些士绅老爷们的骨子里的。
或者说,大明的百姓都有很深的土地执念。
当大明朝廷宣布,凡是自愿迁移到奴尔干布政使司以及东西伯利亚的百姓,每个人都能分到两百亩的土地之后,大明的士绅和那些爱地如命的老百姓们就激动了起来。
之前往交趾和缅甸迁移的时候,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地?一百亩!现在直接翻了一番!
那还有什么说的?
去奴尔干布政使司!
虽说那里天气苦寒,最多也就只能种上一两季庄稼,可土地是不会糊弄人的,只要精心伺候着,也未必不能有个好的收成!
尤其是某些依靠工业商业赚到了钱的士绅,那就更积极了。
在大明现有的地盘上,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朝廷从来都不会免税,可是到了那些新占的地盘上面,三免五减半之类的优惠政策可实在是太诱人了。
再说了, 不是还有朝廷在背后兜底么。
朱劲松以及大明朝廷年复一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无论是大明的士绅还是百姓, 他们都很愿意相信官府,这跟大清时期百姓和官府互相猜疑的局面完全相反。
……
相比于大明百姓的纠结而后欣喜,刚刚登上瑞典王位不久的古斯塔夫四世却是真正的陷入了两难。
要是按照瑞典一贯以来亲近法兰西的传统,那那古斯塔夫就该响应路易十六的号召,派出瑞典的军队去干哈布斯堡联军。
但是!
https://xianzhe.cc/book/33900/1049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