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参与的御前廷议并未带来什么有效意义的改进,提倡的久守必失、预防人心思变,以攻代守,干扰田信代汉,分离汉室老臣等等之类的提议也只是个提议。
会议结束,曹爽陪曹叡在园林中散布,曹爽眉目不展带着忧虑情绪。
作为大魏目前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之一,国势衰败令他苦恼不已,只恨自己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
虽说如此也能看明白司马懿的用意,也清楚司马懿的提议注定不可能施行……朝廷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才达成了暂时停战协议。
很大的代价,很宝贵的停战协议。
自武皇帝与汉成祖皇帝争夺汉中以来,整个大魏就连年作战,从最初的主动调集兵力攻伐汉军,再到后来心疲力竭的应对汉军、府兵一轮轮的进攻。
从曹爽开始有记忆的时候,整个大魏就是不断的在打仗。
曹爽如此,曹叡也是如此。
当年武皇帝巡视东南,带着他与妹妹随军;那年江淮地多雨,益州战事又快分出胜负,武皇帝才舍弃孙权,去处理更为棘手的汉成祖,抢先一步对汉中张鲁发动攻势。
最后旷日持久的汉中拉锯战爆发,从此大魏士民连年鏖战,以至于中原被打空。
若不是有孙权时不时能给与汉军重要的一击,以汉军的推进速度,或许早已扭转天下格局。
所以面对这个宝贵的停战协议……不止是曹叡、曹爽,绝大多数的魏国官吏、士民都很是珍惜。
对于司马懿不切实际的提议……曹叡反应比曹爽更平静,也就一笑了之。
司马懿提出一个无法实行,还会招惹各方面诽议、不满的提议,除了表达坚定的抵抗态度外,估计还想以此污染自身的名望。
或许只是为了自保。
猜测到这个目的,也就没有必要细细深究,暂且揭过就好。
反正人是有记忆的,魏国百官士民不会忘记司马懿的态度,南边那些人也不会忘记司马懿做下的旧事,说过的话。
曹叡、曹爽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状态,过着有一日是一日的日子。
大魏可以躲在宫里做甩手掌柜,可三省六部的重臣们不能真的就这么干等着。
谁都不甘心引颈就戮,也不愿放弃现在的身份地位。
乱世浮沉几十年、家族几代人、十几代人攒下的基业、社会地位,哪能说放弃就放弃?
走在路上被平民不屑瞥一眼都值得拼命、杀人的时代……若非情非得已,谁又愿意宣扬、谋求什么‘以和为贵’?
如何更好为未来的决战做准备,是绝大多数重臣谋求的共同目标。
于是大魏重臣们再一次提倡铸造、流通五铢钱,以振兴经济的方式增加国力、可动员力量。
神宗皇帝时期就短暂的推行过五铢钱,因为各种原因又不得不放弃,继续以布帛、谷物为货币。
帛谷做货币,是战争时期一种不得已的办法,是战时经济的一部分。
https://xianzhe.cc/book/33694/767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