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笑了笑;“没事,我理解这么改编的原因!”
而且…编剧也是大神,顾小白,之前跟阿谋拍电影的,剧本是他改的,孙耀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有意见?
“那就行,我们先走了…”
孙耀送他俩离开房间…
……
“导演,既然要展示我有多厉害,不如来个未见其人,先见其身,我先来一大段推理,然后镜头不给我正脸,等邰伟抓到人,回到警局,我提了要求,然后邰伟问邢志森‘这是谁’,我扭头,镜头往上抬,啪,一个大全景往后移,立刻给人一种绝世高人的感觉!”
“…可以,这种做法冲击力很强的!”
“对,我就是这意思…”
早上吃饭,孙耀跟郭树博讨论了一下开场镜头…
他们想得太简单了…
其实,这个技巧本身就很简答:就是把怼脸拍改成跟拍还有侧写嘛!
这一段拍了两天!
要配角镜头感不够,要么镜头打错了…
没办法,剧组需要磨合嘛!
按照孙耀的经验,这个磨合期大约是两个星期左右…
然后,孙耀体验到了郭树博还有他的团队的实干精神——一群神经病一样的人,活不干完,不吃饭!
时间不够怎么办?
直接干通宵!
他得到消息,《心理罪》已经定好了明年五月开拍,也就是说这个作品从开机到上线只有半年时间…
难怪这么拼…
孙耀很快习惯了这种节奏,他本身就是有演技的,方木这个角色没有什么爆发场景,对了,这个剧本着实不咋地,确实比不上原著…
好好的《心理罪》愣是被写成《神探方木》…
疑犯侧写的时候没有给出合理的推理过程,动不动就说是直觉,本意是想装逼,但怎么看都像神棍。
比方说有一段,按照编剧的说法,方木在画纸上画出了犯罪分子的画像!
看到准备好的道具,孙耀忍不住跟副导演王伟吐槽:“咱们拍的是犯罪题材,不是魔法题材吧?”
“怎么说?”
“心理侧写说到底是基于统计学和心理学基础的科学,在查案过程中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连环杀人案中,分析受害者类型,连环杀手的行为模式,进而侧写得出凶手的性格特征,年龄范围,性别以及曾经可能遭受的创伤性事件等。他并不是魔法师,怎么就可能画出犯罪分子的长相?”
“…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请教了犯罪学教授啊!毕竟我演的是犯罪学天才嘛!”
“…我帮你跟导演说一下,但估计没用!现场都是按照剧本准备的,如果改动,这一大段剧集又得重新编撰,道具也要重做…”
孙耀拦住他:“…那你还是别跟导演说了。”
既然改不了,说这些干嘛呢?
“导演也难,他都连续干了三个通宵了!”
“我知道…”
https://xianzhe.cc/book/32614/734605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