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仓的仓管吓坏了,毕竟这是要掉脑袋的事,他赶紧上报,最终案件上交给赤炎城大理寺卿陈予上办理。
因为是战时,所以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陈予上暗中调查十多天未果,而此时粮食还是一直在失窃。
国君震怒,撤了陈予上的职务,接受了他人的建议,让贾安民办理此案。
贾安民不敢违抗,只好勉强接下,开始调查。
说来也巧,就在他接手的第四天,粮食不再丢失了。
他以为自己安排的举措有了效果,一时得意,在国君面前大肆吹嘘自己的功劳。
可刚刚自夸完毕,粮食失窃消息走漏,随之整个城内就是流言四起:说是妖族派来的奸细,在城内施展五鬼搬运大法偷粮。
因为现在的外来人口过多,粮田的粮食也入不敷出,所以等妖族来围城的时候,奸细和妖族里应外合,会把城里的所有人活活困死,一时间人心惶惶。
事情传到了国君那里,国君大为光火,所以国君在三天前要求贾安民七天之内破案,如果破不了,那就提头来见。
其实就案件本身而言,贾安民、陈予上倒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这几天还是排除了一些疑点。要不然贾安民也不会敢在国君面前夸耀。
这些疑点:
1、鼠患?有人提出是鼠患,这个意见很快就排除了,不说粮仓外墙建的坚固,就说哪有这么多的老鼠,而且每个仓都盗窃的这么均匀,而且现场没有任何鼠毛,鼠屎的痕迹,所以这个是排除的。
2、地道?地道盗粮,这个刚开始是重点考虑的,可是经过反复勘察。用猎狗嗅、用瓮缸听地下的变化。后来为了进一步排除,把其中几个粮仓挖地三尺,确定没有发现任何挖取地道的痕迹。
3、内鬼?查了近期开始发现粮食失窃时,所有的当值人员,大家都能互相证明。而不在岗的人员也都有不在场的人证或物证;而且众目睽睽之下,这么大批量的粮食消失,不可能没人发现。
4、运粮途中动了手脚?收割、摊碾都没有发现问题。那问题是在装包上吗?原来装包这些人都是城里金铜帮派的,陈予上把这些人全部换成官兵,结果粮食依然还是消失不见。而且一路之上粮食都是官兵押运,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平安把粮食运到了仓库。可见这个环节也没有问题。
5、称重环节动了手脚?称重的都是官兵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账房金先生,也没发现问题。会不会是谁在秤上动了手脚,于是贾安民把秤全部换了,可是粮食依然消失不见,秤也没有问题。
至此案件陷入死循环,甚至贾安民现在都觉得真有可能是五鬼搬运,毕竟这个世界有些法术是可以做到的。
听完贾安民讲完,在座的三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就如贾安民所说,从收割、摊碾、晾晒、装包、运送、称重、入仓、平仓这些环节他们一个个推敲,勘察也确实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可见他们确实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苏阳开口说道:“凡走过必留有痕迹,我们去看看现场吧。”
贾安民闻听苏阳开口,顿时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大家兵分两路,白晶晶在家赈济灾民。
苏阳、白自川、贾安民先去粮食晾晒处开始勘察。
城市建设模式的也是环环相扣而成,从城墙、农田、住家的方式开展的,只是因为城市的发展和贫富差距的拉大。
导致现在形成外城主要为新城墙、农田、百姓。
内城:老城墙、小块农田、官商的宅院,县城的老住户。
他们一行从来到外城农田,只见一望无际的麦浪翻滚,金黄璀璨。
很多百姓在田间挥舞着镰刀,收割、摊碾、晾晒、装包,有很多官兵在现场引导,监督,整个场面热气腾腾,人声鼎沸。
有官兵看贾安民过来,赶紧在阴凉处支起一个大伞、桌椅,并端上茶水。
贾安民见此,满意的从鼻子里面嗯了一声,扭头招呼苏阳、白自川坐下。
苏阳摇了摇头,并没有坐下,而是站在田间开始观察整个收割场面。
白自川则是直接走到田间地头和收割的百姓们聊了起来,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显然和这些百姓是相熟的。
贾安民见此,也不好意思一个人独坐,尴尬一笑,随之站了起来,思量一番之后,站到了苏阳的身后。
苏阳仔细的观察着百姓干活,问贾安民道:“这些百姓都是哪来的?为什么不让官兵干呢?”
贾安明说:“都是金铜帮雇佣的百姓,我们这的官兵主要是负责打仗。再说农田面积太大,官兵们也忙不过来。”
苏阳点了点头,说道:“金铜帮,好大的势力。他们是什么来头?”
贾安明撇了撇嘴,说道:“其实他们说不上是什么帮派,是本地的一群闲汉,以前是苦力出身,号称十八铜人。也是最近一二十年,从官府手里把收麦的活接了过来,这才慢慢的做大了。”
接着敏感的问道:“咋啦,苏兄弟要是觉得这些人有问题,那我现在就去调查一下他们的背景。”
苏阳摇了摇头,问道:“那倒不用。他们为什么叫十八铜人?”
贾安民说道:“应该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有个破败的庙宇,叫铜人庙,所以他们才自称为十八铜人,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苏阳也就没再追问,而是开始仔细观察百姓收割,但在这个环节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那摊碾呢?
他随意的走到一个麦场上,只见一头犍牛,拉着一个石磙,碾压摊在地上的麦穗,碾压出麦子之后,又有人把麦秸扫走,留下的麦子等待晾干、装包。
晾干一般需要两至三天,这个环节为什么没有听贾安民提起过呢?这个环节才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啊。
他把疑惑的目光投向贾安民。
https://xianzhe.cc/book/32104/722355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