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牛和宋檀儿吃完饭之后,他学习了一下制作陶埙的工艺,和埙的吹奏技艺。
把去县城买来的陶土放在了院中的桌子上,又去找来和制作陶埙的一应东西。
他坐在桌子后的梨木椅子上,制作闲云野鹤陶埙。
宋檀儿拿着直播杆,在一旁拍摄。
埙是沉默的,埋藏着千年风华。
泥土是它的灵魂,水火淬炼交融,回首归于拙素,朴形,无色,它是喑哑之音,却召唤着岁月之轮,你只需静静打磨,吹奏,便是“天籁之音”。
埙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关于埙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其中有“佰民吹埙,仲氏吹”的诗旬。
埙所发出的自然而和谐的乐音,具有典雅而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所以为古代的贵族、圣人所器重。
陶埙在历史上出现很早,而且数量不少,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后,已出现了埙的雏形,考古资料中记载的如半坡、河姆渡等古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并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的埙都为陶制,用泥土捏制成形,晾干后再用火烧成,有颜色的埙则是在晾干后绘上色彩,再进行烧制。
当时的陶埙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由只有一个吹孔演变出现了一个音孔。
例如,出土了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的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管形一音孔埙。
虽然埙具有久远的历史,但它的发展演变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埙从新石器到殷代经历了三千多年,才从一孔演变到六孔。
后来在制作的材料上依次出现过骨、象牙、术等。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损作为雅乐之用,在古代器乐演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古代九五至尊所独享,埙的演奏大到宫廷庆典桐宗庙、敬天地鬼神,小到房中乐,随处可见其身影。
制埙属于纯手工制作,设备简单但工艺复杂,对人为技术要求非常高。
埙的制作分五个阶段,共二十几道工序。
第一阶段:甄选陶土。
选料:甄选陶土是制埙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以含沙量最少的优质陶土最为理想,传统制埙的最佳原料是红陶土。
采土、晒土:将陶土手工砸碾后放在阳光下暴晒,让之前自然结块的陶土发生物理结构改变,更便于浸泡化解成泥浆。
浸泡:把晒好的陶土放入有水的水缸中,浸泡化解成泥浆。
搅浆:浸泡陶土时不断用木棍搅拌,使之更好地溶解为泥浆。
过滤:将陶土浸泡发酵后,过滤泥浆,去除杂质。
沉淀、沥水:自然沉淀并反复沥去浮水,使之变成黏稠的泥浆。
发酵:把黏稠的泥浆灌进棉布兜里吊晾沥水,大约一周左右,符合制坯硬度的泥块便形成了。
https://xianzhe.cc/book/31658/1244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