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仙者小说网 > 大汉第一太子 > 调整一下···

调整一下···

正文总觉得写的有点澹,就去重新理了一边大纲。

然后就发现:文帝朝的名人,书中还要过好多年才能上场······

思路稍微有些混乱,就介绍一下文帝朝的几位名臣,调整一下状态。

科普过渡章,不想看科普的看官老爷们可以不订阅······

贾谊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贾谊出生于洛阳,少有才名,师从荀子门徒张苍。

汉高后五年(前183年),即以能诵诗书善文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将其召致门下,对他非常器重,在贾谊辅左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着,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

汉文帝登基,听闻河南郡治理有方,擢升河南郡守为廷尉,吴公因势举荐贾谊。汉文帝征召贾谊,委以博士之职,当时贾谊21岁,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

出任博士期间,每逢皇帝出题让讨论时,贾谊每每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的一致赞许,汉文帝非常欣赏,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贾谊初任太中大夫,就开始为汉文帝出策。

汉文帝元年,贾谊提议进行礼制改革,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进一步代替秦制。

由于当时文帝刚即位,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针对当时“背本趋末”(弃农经商)、“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现象,贾谊上《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

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

政治上,贾谊提出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

鉴于贾谊的突出才能和优异表现,文帝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

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进言诽谤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文帝逐渐疏远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

汉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

长沙地处南方,离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贾谊因贬离京,长途跋涉,途经湘江时,写下《吊屈原赋》凭吊屈原,并发抒自己的怨愤之情。

时周勃被捕系狱,贾谊上疏《阶级》,建议文帝以礼对待大臣。

汉文帝时,把蜀郡的严道铜山赐给邓通,又允许吴王刘鼻开豫章铜山铸钱,因此,“邓氏钱”和吴钱遍布天下。

汉文帝五年(前175年),贾谊在长沙又向文帝上《谏铸钱疏》,指出私人铸钱导致币制混乱,于国于民都很不利,建议文帝下令禁止。

贾谊做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有一只鵩鸟(猫头鹰)飞入房间,停在座位的旁边。猫头鹰像娟,旧时视为不吉祥之鸟。贾谊因被贬居长沙,长沙低洼潮湿,常自哀伤,以为寿命不长,如今鵩鸟进宅,更使他伤感不已,于是作《鵩鸟赋》抒发忧愤不平的情绪,并以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脱。

谪居长沙三年后,汉文帝想念贾谊,征召入京,于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接见贾谊。文帝因对鬼神之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

贾谊详细讲述其中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汉文帝听得不觉移坐到席的前端。谈论完了,汉文帝说:“我很久没看到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他了,今天看来,还比不上他啊。”

贾谊这次回到长安,朝廷人事已有很大变化,灌婴已死,周勃遭冤狱被赦后,回到绛县封地,不再过问朝事。

但文帝还是没有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任职所在地更近朝廷,而且梁怀王刘揖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也算是对他的一种重视。

贾谊任梁怀王太傅,虽在梁国封地,但仍体察政事,居安思危。这一时期,匈奴强盛,常侵犯汉朝边疆;汉朝刚刚建立,法规制度粗疏而不严明;诸侯王超越本身的权力范围,占据的土地超过古代制度的规定,淮南王、济北王都因为谋反而被诛灭。

贾谊因此多次上疏陈述政事(《治安策》),大体上围绕匈奴侵边、制度疏阔、诸侯王悟凝等三个问题而展开论述。

汉文帝前元七年(前173年),淮南王刘长阴谋叛乱,文帝把他流放到蜀郡(今四川中部),刘长在途中畏罪自杀。

第二年(前172年),文帝又把刘长的四个儿子封为列侯。贾谊担心文帝接着还要把刘长的几个儿子由列侯进封为王,上疏文帝,进行劝告,但是文帝并没有采纳贾谊的意见。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贾谊32岁,随梁怀王入朝,梁怀王刘揖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

梁怀王无子,按例他的封国就要撤销。

贾谊认为,这样做对整个局势不利;建议为梁王立继承人,或者让代王刘参迁到梁国来;扩大梁国和淮阳国的封地,使前者的封地北到黄河,后者南到长江,从而连成一片。文帝听了贾谊的建议,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另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从后来吴楚七国之乱中梁王刘武坚决抵御的作用来看,根据贾谊的这个建议所作的部署,确实是深谋远虑。

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贾谊在忧郁中死去,年仅三十三岁。

·

晁错

汉太祖高皇帝七年(前200年),晁错出生于颍川(今河南禹州),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思想。

汉文帝时期,因能文任太常掌故(千石)。

朝廷征召研究《尚书》之人,济南伏生献藏壁之术,晁错受太常派遣,奉命去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接受儒家思想;学成归来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

晁错任博士时,上《言太子宜知术数疏》,陈说太子应通晓治国的方法,得到文帝赞赏,拜为太子家令。

由于晁错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深得太子刘启的喜爱和信任,被太子家誉为“智囊”。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年),匈奴屡侵边境,侵扰狄道,文帝发兵征讨,晁错乘机向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指出在汉室对匈奴的作战中,器械要坚固锋利,士卒要精兵劲卒,将领要精通军事,君主要选择良将。

文帝很赞赏,赐给晁错诏书,以示嘉奖,但并未采纳晁错主动出击的建议。

晁错接着又向文帝上了《守边劝农疏》,提出用经济措施鼓励移民,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患,被文帝所采纳。于是晁错又上《募民实塞疏》,对如何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汉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晁错任太子家令时,文帝令大臣们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被推举为贤良,由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即‘策问’)。

当时贾谊已死,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回答为最好(即《举贤良对策》),深得文帝嘉许,由太子家令升为中大夫。

此后,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未采纳,但十分赏识他的才能。

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袁盎等大臣并不喜欢晁错,持反对态度。

https://xianzhe.cc/book/31314/13025675.html

本站地址:xianzhe.cc
最新小说: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