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可能所有人都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大明......是有官方货币,宝钞的。
为什么选择用银子而不是宝钞?
或许答案已经有了。
那就是当时的帝国,已经失去了对于经济的掌控能力。
一条鞭法的实行,实际上从另外一个方面,几乎可以说彻底废除了所谓的宝钞政策。
是好是坏,不太好说。
但其实,那个时候的明朝,如果是沿海,如果是比较富庶的地方,银子是足够的。
因此一条鞭法对于他们来说,相当的好。
但是相对比较贫瘠的地方。
银子流通本身就很少,几乎没有的话。
会是什么样子的局面?
局面就是......银子本身的价格会高涨,所以这样的改革,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某些稍微贫困地区农民的负担。
但即便是如此,也只能够说这个稍微有一点点的瑕疵。
实际上对于整个社会,都是相当不错的事情。
这些举措在张居正不断的推进一下。
让整个社会逐渐的朝着更好的局面走去。
甚至一转前两朝的颓废风气,让整个大明,焕发出了新生。
张居正的心中,很是高兴。
但这样的改革......非常的损耗一个人的元气。
甚至张居正本身,就劳累无比,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一点一点亲自的推行。
否则面临的局面,就是阳奉阴违。
张居正的身体,开始一天不如一天了。
他是皇帝的老师。
对于年幼的万历来说,张居正很像他严格的父亲。
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非常的好的。
他真正的把万历当做自己的亲儿子,告诉他要节俭,要爱民,要心怀天下,不能耽于逸乐,他还亲自为万历编写教科书,他培养的改革派也都是为了万历留下的。
而这些,最后统统成了一个叛逆的孩子最后清算他的罪证。
他们之间关系的转折点很难说。
但大抵是随着万历年岁不断的增加,相权和皇权之间,天然就有着矛盾。
更何况张居正,太急了。
他真的太急了,就像是知道了自己仿佛命不久矣了一样,他迫切的希望万历皇帝能够成为他心中的明君。
希望他能够担起改革的重任!
但越是急躁,越是压迫,却反而让万历心中的不满更甚。
同时改革逐渐的加深,改革的阻力越来越艰难。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事情。
也是官僚和张居正进行翻脸的证明。
那就是张居正的父亲.....死了。
按照礼法,张居正应该回家守孝三年。
张居正明白,现在改革还能够推行,是因为自己还在。
但自己要是走了的话。
毫无疑问,他之前所做的一切改革手段,都将会被废除。
就算是他三年之后重新上位,再次改革!
时间也不够了。
所以就在这样的考虑之下,张居正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希望皇帝对他进行夺情......
https://xianzhe.cc/book/30255/840295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