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渡,一个诗意的地名。桃叶渡,南京古名胜之一,位列于金陵四十八景。
愁愁来到桃叶渡,一探其前尘往事。桃叶渡之得名,便是一段浪漫的呈现。传说东晋大书法家“二王”之一的王献之有个爱妾名叫“桃叶”。在她往来于秦淮河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亲自到南浦渡口去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妸娜。春风映何限,感郎独采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南浦渡口名声大噪,久而久之也就被改称为桃叶渡了。
王献之,除了书法驰名之外,其婚姻状况和他“东床快婿”的爹王羲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简文帝第三个女儿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因其驸马桓济参与了谋反案遂与之离婚。恢复单身的新安公主,对风流蕴藉的王献之甚是仰慕,对他笔下的草书,一笔连贯数字,气势豪迈,润秀飞舞,更是崇拜不已。集万千宠幸于一身的新安公主不甘寂寞,曾在祖母太皇太后面前表示,再嫁就嫁王献之。
本来王献之与妻郗道茂感情甚笃,加之自己宦情淡薄,并不想借助驸马的身份加官进爵。因此,不愿离婚再与公主喜结连理。为了拒绝这一蛮横的插足,王献之找遍了各种理由,甚至后来他用艾灸足自残,以致走路一瘸一拐,说称腿脚有毛病!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新安公主非他不嫁!
最后,太皇太后强力干预并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让王献之娶新安公主。王献之只得从命,在封建社会,有违皇恩,那最后的结局便是脑袋搬家。他也只得与郗道茂离婚,因为总不能让新安公主做他的小妾吧。从此,王献之的婚姻翻开了新的篇章,但并不幸福。
到王献之41岁那年,他与公主还没有生得一儿,只有半女。为了王家血脉,在求得新安公主的同意之后,老当益壮的王献之又娶了小妾桃叶。凭王献之当时的知名度与网红度,迎娶桃叶成为一时佳话,《桃叶歌》诗传遍大江南北,成为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不老谈资。
“楫摇秦代月,枝带晋时风”的桃叶渡,遂成才子迎娶佳人之地的代名词,春风复绿秦淮岸,余音千载韵悠悠。
……
一千三百年之后,桃叶渡地段,又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寓客——清朝大文学家吴敬梓。他的五律《桃叶渡》:“花霏白板桥,昔人送归妾。水照倾城面,柳舒含笑靥。邀笛久沉埋,麾扇空浩劫。世间重美人,古渡存桃叶。”道尽了物是人非,同时亦呈现了永恒不变的文学主题:才子佳人与风花雪月。
现今的南京吴敬梓故居,坐落于青溪和秦淮河交汇处,与古桃叶渡相连,极具江南园林艺术特色。故居占地八百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半部分为古桃叶渡,立有"桃叶渡"大字石碑。北半部分是吴敬梓故居建筑群,洗砚池周围以太湖石点缀其间,错落有致。池后文木亭翼然而立,柱联上书吴氏的著名诗句:“有瑰意与琦行;无捷径以窘步。”亭旁植凤尾竹,枝细叶密,青翠欲滴,生机盎然。文木亭以北为碑廊,展现吴敬梓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之名家绘画。碑廊前,竖有一尊用花岗石雕刻的吴敬梓立像。愁愁站在这尊立像前,感觉时光仿佛在倒流……
吴敬梓出生在一个"科第仕宦多显者"的官绅世家,从小过继给长房长孙吴霖起为嗣子,因为这样他能够继承更多的遗产,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吴敬梓常常招致族人的歧视攻击和无端怨恨,童年的他就被卷进家族纠纷的各种漩涡之中。再加之年少丧母,少年吴敬梓变得郁郁寡欢,孤独乖僻。常常独自一人躲在书房里,整日阅读他所喜爱的诗词、小说和戏曲等各种书册,聊以慰藉。广泛的阅读开拓了他的眼界,增加了他的知识底蕴,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出身拔贡的嗣父吴霖起对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敬梓亦进行了系统的科举教育,在长期灌输和反复强调下,吴敬梓对四书、五经、八股文这些学问也有着比较扎实的基础。但终其一生,小试中秀才,后屡困科场,始终与举人、贡士无缘。而他的儿子们,在科场上却有胜于他。长子吴烺,诗人、善音韵、工数理。乾隆十六年南巡,迎銮诏试,赐举人,官中书舍人,后任宁武知府。次子吴蘅叔 ,癸酉举人,官普宁知县,工诗文。
33岁那年,吴敬梓带着满身的疲惫,从安徽全椒老家迁居南京,携续弦叶氏移家秦淮河畔。此时的他已不名一文,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之穷困潦倒地步。
其实,早年的吴敬梓生活豪纵,挥霍无度,“倾酒歌呼,穷日夜”。自从嗣父吴霖起病逝后,吴敬梓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嗣父留下的二万多两白银的巨额遗产,被族人们倚仗人多势众而瓜分殆尽,孤立无援的吴敬梓在遗产争夺战中以失败告终,分得家财寥寥,几乎净身出户。
历经世态炎凉、科场失意、家业衰落的多重打击,吴敬梓将他的一腔孤愤,化作浩浩汤汤的文山字海,二十年磨一剑,终成一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
《儒林外史》确立了吴敬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作品内容博大深厚,闪烁着民主进步的思想光芒。他以犀利的笔触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的顽疾及其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揭露了黑暗的封建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系列深受科举之累的迂腐读书人、虚伪假名士,同时也塑造了他理想中的人物形象。作品虽然假托于明代,却是当时封建社会后期一幅真实的社会生活画卷。
当然,除了小说,吴敬梓一生中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包括《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等。可以说,吴敬梓的到来,给源远流长的秦淮文化,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里秦淮,六朝兴盛、唐宋冷落,明清之际再度繁华,文人墨客荟萃,商贾掮客云集。五湖四海,万千学子,为了一世功名;千万游子,为了个中梦想。风云际会,恋兹在兹!秦淮河畔,从来不缺少才子和佳人……
走过桃叶渡,走出吴敬梓故居。愁愁又来到秦淮河畔来燕桥南端的李香君故居。李香君,苏州人,“秦淮八艳”之一,秣陵教坊名伎。
https://xianzhe.cc/book/30143/687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