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庄稼熟得晚了些,沈芮把家里的庄稼仔细看过,都还欠了些时间才能达到成熟,反正山上的整理和栽种都还需要些时间,这点儿地,留着最后在整治就是,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的抢收。
不过对于吃新鲜的来说,这会儿的玉米,水嫩嫩的,是清甜清甜正好吃的时候,沈芮去看码头材料的时候在东来湾看到,继盐水青豆花生之后,玉米棒子也成了热销产品,煮的、烤的,各有花样。
这往年顶多自家留些烙饼子,大多数都是喂猪或者直接块儿八毛卖掉的粮食,今年还青嫩着,就已经给村里人增加收入了,还比成熟之后更赚钱,也是让村里人涨了见识。
有人已经在琢磨,怎么能把这新鲜玉米保存的更长一些,大冬天的应该更好卖。不过,考虑到天冷客源问题,再加上玉米糁玉米面一样有销路,暂时还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付诸行动。有了一个支点,这世上从不缺聪明人发展出遍地开花的名目。
近海她采购的那批鱼苗,经过围网适应,如今已经放入海中适者生存。村里最近跑的扶持基金稍微有了些眉目,如今村子一改之前迟暮平淡的模样,重新焕发生机,只要不懒,各家想着法子都填了不少收入。
有手艺的,能跑船的,则是挣得更多,村里人脸上,必之以往多了更多欢喜,常年在外做工的年轻脸孔也逐渐回归到村子里来,这明显是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还比外面舒坦有的赚的最好证明。
东忙忙,西弄弄,一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眼看着太阳已经西斜,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晕染出绚丽的晚霞,应了那句晚霞行千里的农谚,明天又是个好天气。沈芮把鲜玉米和红薯分了大奶奶一些,让她和大爷爷晚上煮着吃个新鲜,开始打道回姥姥家。
她到家的时候,正赶上小舅妈和沈妈准备做饭,看着沈芮带回来的新鲜玉米和红薯,今天的晚饭主食就有了。
新鲜的红薯削皮剁块,加水煮开小火熬到红薯软绵,搅上提前准备好的面浆,在小火细细的熬到生面浆全全熟,边缘都起了一层淡淡的透明锅巴,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香甜的红薯稀饭就煮好了。在鲁豫两地,稀饭代表的可不仅仅是粥水。
小舅妈擦干净手,和小时候一样,揪了一块递给沈芮,这是小时候她们姐弟三人围着锅台常常会得到的犒赏。这种软锅巴,清甜入口就化,若是掺在最后一碗贴着锅底盛出来的,略带焦香的红薯稀饭里,又是另一种韧韧的好吃。
煤气上煮了新鲜的玉米棒子,顺带的还姥爷和沈芮一起还削了些新鲜的玉米粒,用小石磨磨成玉米浆,拌上少许白面绿豆面,直接升了鏊子,烙了一摞鲜玉米煎饼,配上刚炒出来的西葫芦丝,土豆丝、辣椒炒肉,京酱肉丝简易版的胡萝卜丝炒肉丝,配着刚熬出来的自家晒的酱豆,还有本地的大葱···
卷着吃,微微的鲜甜中透着新鲜玉米的清香,配上里面特别下饭的农家小炒,吃着煎饼卷菜,时不时在吸溜几口大碗装的红薯稀饭,最后再啃一穗子嫩玉米棒子,地地道道的农家养人饭,谈不上精致,但就是吃得人倍儿舒坦。
https://xianzhe.cc/book/29603/782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