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在准备自立的事,同样时间段的刘邦刚刚和项羽订盟。
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
“我完全没想到啊!”
“居然是我最后一统天下,击败了项羽,萧何居然还成为十大名相,看来我大汉的成就并不低。”
“韩信最后居然被杀了,还是被萧何所杀。”
“不过,杀的好,在我危难之时,第一个想的居然不是来帮忙,而是威胁我封他为王,真是可恨!”
这个时候的刘邦其实对于战胜项羽还是没有特别大的信心,在楚、汉订盟之后他甚至打算退兵。
但是张良和陈平又极力劝阻刘邦,告诉他此时乃是灭楚的最好时机。
刘邦在此前还是有些犹豫,虽然此时的汉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楚国军队也并未受创。
而刘邦又是十分谨慎的一个人,他对于项羽此时还是有几分担忧的。
毕竟项羽的勇武和项羽的实力都摆在那里,如果不能一击得中,让项羽死灰复燃的话可是个大麻烦。
在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刘邦顿时就有了信心,一种天命在他的感觉充斥在他的心间。
再加上想起张良和陈平的话,这才让刘邦定下决心,决定下令全力追击楚军!
如果此番能够重创楚国的军队,那刘邦统一天下就是必然的事情。
还有就是看到萧何被选上成为十大名相,还有萧何一生对于大汉的贡献。
让刘邦此时感到无比的安心,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萧何这个人既是难得的良才,也是没有野心的忠臣。
其实刘邦内心在此前对于萧何一直是有些担心的。
萧何的功劳自然是非常大的,身为统帅,刘邦深知一个稳定的后方是多么重要。
而在萧何的努力运作下,汉军的后勤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源源不断的后勤让汉军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可是萧何在汉朝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刘邦可以说是将非军事的所有决策都交给了萧何。
这些年来,萧何在关中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事。
在关中,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只知道萧何丞相,而不知道汉王刘邦。
如果萧何丞相在关中振臂一挥、举起大旗,恐怕立地称王并不是难事。
而且,在军队之中,也有许多将领是依靠萧何举荐的,虽然高层将领没有多少心向萧何,可若是问底层士兵,恐怕就不知道是选择汉王还是选择萧何了。
还有韩信这个心头之患,萧何可是对韩信有举荐之恩,要是萧何肯称王,估计韩信也会大力支持。
到时候刘邦可没有信心能够制住萧何与韩信二人,特别是现在汉军的后勤完全依赖萧何。
要是后勤一断,别说是针对萧何了,马上就会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
这让刘邦很是担心。
不久之前,刘邦与项羽对峙,却遭遇了一次失败。
刘邦在前线兵败,个人威信受损,非常担心有人能威胁自己的地位。
于是几次派使节到后方慰劳萧何。
这就表明了刘邦对于萧何已经有了疑心。
但是萧何随后所做的事却是让刘邦放下心来。
萧何把能打仗的子孙兄弟全都派到前线参战,可以说是倾尽所有帮助刘邦。
这让刘邦在感动之余,也打消了对于萧何的疑虑。
现在看到视频之中,萧何一生对于大汉可谓是尽心竭力,付出一切。
最后还让曹参继承自己的位置,为大汉的稳定做了最后一份贡献,这种作为让刘邦十分安心。
在这个时候,刘邦又回想起了自己从前和萧何的那些日子。
刘邦与萧何,是完全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
萧何是丰邑萧姓一族的模范人物,是当地有名的人才。
萧何为人谨慎有法,办事干炼,长于管理行政,乡里内外,上上下下的关系事务,他都一五一十打点得井井有条。
在出仕为吏不久,就因为擅长文法吏事,十分受上级官员的赏识。
很快就升任沛县主吏掾。
萧何的业绩曾经考核评定为全郡第一,作为泗水郡监察长官的郡御史对于他十分赏识,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
而年轻时的刘邦是浪荡游侠。
当上泗水亭长之后的刘邦依然是好酒好色,桀敖无礼,狂言妄为。
但是刘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下能够仗气使人,深入三教九流,在身边聚集一帮铁杆哥们儿。
上能够折节低首,远从张耳,兄事王陵,出仕为吏以来,虽然不循,但却有力。
在沛县吏卒当中,虽然不算顶尖,也是忽视不得的一方人物。
萧何是主吏掾,是那个时候刘邦的顶头上司。
刘邦的一些言行,在当时的萧何看来是十分不好的,与萧何的观念不符。
https://xianzhe.cc/book/29523/677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