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刘源清拜见兵宪大人。”
刘源清总算来了。
从游击升为参将,还是临清这种繁华所在,当真是人生得意。
满心欢喜地给张继孟叩首请安,一抬头,和张继孟身侧少年目光对上,登时有点懵。
“左……左贤侄?”
左梦庚拱手。
“刘叔叔久违了。”
刘源清满心不是滋味,眼珠子滴溜溜乱转。
他已经知道左良玉被罢职的事儿了。
一想到自己曾经被一个一文不名的小子给唬住了,刘源清就觉着有些丢人。满腹心思,就想着怎么找回场子。
奈何南皮那一战过后,左梦庚不见了踪影,刘源清也只好无奈放弃。
如今再次见到左梦庚,当真是踏破铁皮无觅处……
刘源清的怨气又上来了。
然后他就听到了张继孟的话。
“此乃本官亲厚晚辈,刘参将今后请照拂一二。”
刘源清麻了啊。
小子,你咋回事?
你爹不是罢官的都司嘛,怎么还跟兵备道扯上关系了?
一看左梦庚坐在张继孟身旁,刘源清就知道,张继孟对此人可不仅仅是亲厚晚辈的简单。
完了呀,报仇不可能了呀。
罢官的都司刘源清才不在乎呢,可兵备道乃是他的顶头上司,弄他手到擒来。
这家伙倒也光棍,不该有的心思立刻消散。满脸堆笑的样子,演技差的跟抠图似的。
“早就觉着贤侄英武不凡,原来是有兵宪大人教诲啊。”
张继孟没耐烦听他拍马屁,指指旁边,示意他坐下。
“日前码头乱战,临清协损失惨重。不但参将、都司、守备多人战死,兵力更是损失了一半有余。本官奉皇命整顿军伍,还需要刘参将鼎力协助。”
刘源清吓了一跳,这才知道自己接了烂摊子。
“是,大人尽管吩咐。”
随即他小心翼翼问道:“大人,军官出缺如此之多,不知朝廷是什么意思?”
张继孟早有想法。
“如今到处都缺军武之才,朝廷一时难以配齐将领。本官捉摸着,不如便宜行事。本协兵马,以参将领,取消游击、都司职,分设五营,归参将直辖。刘将军意下如何?”
刘源清不禁琢磨开来。
临清虽有驻军,却不是卫所制。
本地驻军始于临清设州伊始,彼时已是土木堡之后,卫所制崩溃,所以这里的驻军是募兵制。
后来为了抗倭需要,才将兵力提升到了五千。
临清承平日久,百余年来都没有什么变故。因此一旦四方有事,总是从这里调兵支援。
久而久之,这里的军制就有些混乱。
虽然兵力还保持在五千之数,但除了坐镇的参将之外,一直都没有游击将军。本来还有一个都司,结果码头之战时,和原参将一起被炸死了。
张继孟说的很清楚,朝廷不会派武将过来了。
有人派到辽东和陕北还不够呢,管不过来了。
这也是崇祯一登基,就开科武举的原因。
大明对武将的需求,比文官要严重的多。
既然没人,又有谋划,张继孟干脆改动军制。
他是临清兵备道,有这个权力。
在左梦庚看来,张继孟的改动其实更加合理一些。
参将以下,直设五营,这就减少了上令下达的环节,更有利于指挥作战。
明军作战的主要单位,其实就是营。
一营千人左右,设千总一名,足以独当一面了。
刘源清很快想清楚了。
“全凭大人吩咐。”
军队改制,这是大事,他虽然是主将,但抗不过兵备道。
其次,改制就意味着机会,刘源清可以安插亲信,掌握更多的权力。
如果没有这次改制的机会,他这样的外来户要想坐稳参将的位置,指不定要花费多久呢。
再者,改制就需要兵员统计、钱粮核算。
身为主将的他,在数字上动动手脚,不要太容易。
见他同意,张继孟开始下一步计划。
他一指左梦庚,突然道:“刘将军初到本地,人地皆生,军中又都是骄兵悍将,恐怕难以驾驭。本官这个侄子弓马武艺还算是娴熟,军略如何,刘将军想必熟稔。国事维艰,正是用人之际。本官拟让其担任后营千总,不知刘将军意下如何?”
https://xianzhe.cc/book/29341/672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