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进初夏,但是斯列亚哥的天气仍然是异常寒冷,白天的气温偶尔会到零上,但是太阳落山后气温会重新跌落零下十几度。
这是大自然太阳与寒流的对抗,这种对抗通常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待到七月份,乃至到七月上旬,真正温暖的日子才会到来。
在那个时候气温整体会维持在零度以上,这保证累年的积雪可以融化,同时冻土层开始化冻,但是这种情况持续不了三个月,只要进入十月,寒流会再次击溃太阳光,主导这片土地。
也就是冻土层根本无法完全融化,就要开始下一个冬季了,因此这里的地下数十米都是冻土层,而且是上万年的冻土层,这是极地区域开发困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斯列亚哥旁边有一条大河通过,名字叫做库拉河。
这是一条内陆河,向北流入极地海洋,水流量很大,因为大河的源头地处内陆,所以水温相对较高,这就保证了河面的冰封期比这里的春天要长。
但是长也长不了太久,通航期也只有四个月左右,四个月后,整条河流会陷入长久的冰封期。
但是,正好此时冰面已经融化了,所以众人就是坐船抵达这里的。
斯列亚哥,名字听着像是一个城市,其实也就是个小镇,而且是个异常破败的小镇,这就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人居住,只有开河的时候,才会有人来此。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各个渔业公司的人,他们在此设立了一个基地,每年开河后,很多渔船会从此进入极地海洋进行捕鱼作业,这里就是给各个渔船提供休憩整顿的地方。
目前刚刚开河,这里还不够热闹,听说等到炎夏到来后,这里能汇集上千条渔船,数万名渔民,他们会在这里生活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等到严冬到来前再次撤离。
有渔船,自然会有码头,实际上这里的码头早在几十年前就建立了,而建立之初并不是给渔民们使用的,而单纯的是军港,因为距离码头一百公里外就是那个斯列亚哥遗留基地。
码头与基地之间还保留着一段废弃的铁路,当时就是通过水路加铁路给军事基地输送补给的,每年的夏季,他们都会通过水路运送物资至码头,然后换上火车运往基地,因为基地几十年不用了,所以铁路也就荒废了。
除了铁路和水路,这里再也没有别的道路设施,所以普通人想去军事基地,代价是很大的,冬季没人在这里,而夏季,这里的冻土层化开,大量的地方都是沼泽地,一不小心人车就深陷其中,所以没有人愿意冒险前去。
而斯列亚哥气田就在与码头和军事基地相对角的位置,最近处距离码头一百公里,距离军事基地大约五十公里,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粗算,马卡里耶夫并没有告诉我军事基地的事,不是他不说,而是我没有明确去问,毕竟这很敏感。
我们来的时间刚刚合适,气温虽然回升了,但是地面的冻土层还没完全融化,即便白天化了一些,晚上又会重新冻上。
此次到来,毕竟有马卡里耶夫跟随,所以准备的比较充分,随船带了数辆雪地汽车,说是汽车,其实就是改良版的推土机,因为轮子是履带的,基盘很大,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放置冻土化后形成泥泞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无法行驶。
众人上岸后开了数个小时才到达气田的边沿,随行的人员带了相应的设备,到达后,便立即对气田的范围以及压力,还有地质情况进行扫描勘查。
因为勘查需要时间,所以我们不能一直等着,我便带着郭思淼跟马卡里耶夫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勘查。
整体看下来,这里的环境还是非常合适的,我说的合适是对基地而言的,只要解决了交通问题,这里的基地建设就可以开展。
“怎么样?董先生,你对这个气田有兴趣吗?”马卡里耶夫问道。
我茫然的摇了摇头,说道:“说实话,兴趣不大了!”
“为什么?气田的探测还没有结束呢?我此前跟你说的五千亿立方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三千亿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是探明的,你知道的,气田这个东西是很不容易探测的,地下情况错综复杂,保守估计最终的气量至少得七八千亿立方。”马卡里耶夫解释道。
我再次摇头道:“不是气田本身,而是这里的环境,这里距离内陆太远了,库拉河的开河期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我能使用的时间只有四个月,而且从码头到这里还有一百多公里,这一百多公里我必须要修建公路,否则没人会来此帮我建设气田开发设施。”
“最关键的是,这里能开发的时间也只有三个月左右,并且这个时间很危险,到处都是沼泽,我的设备只能在码头堆放,然后往返两百公里进行运输和组装,这不现实,等我把采矿设备安好了,估计几年就过去了。”
我这么说的目的就是想要他自己提出遗留基地的事情,因为这样才合情合理。
https://xianzhe.cc/book/29307/1055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