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最出名的自然是孙子兵法。
谷《孙子兵法》一共有十三篇,在华夏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而且,这部兵书不但影响着后世的军事,还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领域同样影响深远,被译为多种语种版本,在后世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而且,最应该注意的是,在《孙子兵法》出现之前,华夏古代也有军事上的著述出现,比如《曹刿论战》等等。
但是,这些军事著述并没有对军事做具体系统的论述,而《孙子兵法》却是首次自成体系。
所以说,《孙子兵法》应该是华夏军事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兵书。
后世近代有一位伟人,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带领人民群众打破了黑暗,重新站了起来。
这位伟人,也非常推崇《孙子兵法》。
在一次和工作人员聊天时,伟人就说:“在几千年前,华夏就有这样的兵书,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实际上,伟人对孙武的评价和认识,也大都是体现在对《孙子兵法》的评价上。
早在一九一三年,伟人在湖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国文老师袁老师讲《孙子集注序》时,伟人就做过这样的学习笔记:孙武子以兵为不得已,以久战多杀非理,以赫然之功为耻,岂徒谈兵之祖,抑庶几立言君子矣。
可见,伟人对孙武“止战”的军事思想是非常推崇的。
后来,一次重要的行动刚刚结束后,伟人就致信别人,说道:买来的军事书多不合用,多是战术技术的,我们要的是战役指挥与战略的,请按此标准选买若干,买一部《孙子兵法》来。
那么,伟人为什么要着急买《孙子兵法》呢?
原来,行动成功后,军队到达了陕北,伟人有了一些相对安稳的时间,就想把华夏的革命经验好好总结一下。
既要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也要研究一下华夏革命的战略战术。
而要完成这些研究,必须要借鉴参考一些资料。
因此,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孙子兵法》等著作,就成为伟人经常翻阅的资料。
众所周知,伟人的军事思想博大精深,有很多非常实用的战略战术,其实有不少东西都是来自于《孙子兵法》的启迪和发挥。
首先,就是“知己知彼”的观点。
孙武在《孙子兵法》里讲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伟人在《实践论》《矛盾论》里,都曾引述过这个观点。
在《论持久战》中也强调说:“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盖然性,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伟人做出这样的论断,就是对“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战争精髓的深刻把握。
而且,伟人还做了更深入的发挥,不光要知道敌军和我军的情况,还是运用其他的观点,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双方,才能更好地指导战争。
还有著名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其实也是对“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一军事思想的发挥。
可见,伟人对《孙子兵法》的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也有人说过:“《孙子兵法》问世已两千余年,这部含有对战略、外交和战争深刻认识的兵法在今天依然是一部军事思想经典。”
世间万事都有其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普遍存在的。
孙武发现了一部分并凝练了其中一部分,并编写成书。
其子一部分已经不适用华夏社会了。
但大部分即使后世还是适用的,不过这必须靠透过字里行间去融会贯通才行。
即使是那些已经不适用华夏社会的那部分,也可以通过它们去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事、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不管在任何时代都适用!
在华夏古代的兵家之中,孙武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巅峰。
无论是其用兵才能还是对后世的影响,都达到了许多人心目中无法企及的高度。
孙武被称为“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的巨著《孙子兵法》,更是被誉为“兵学圣典”,为我国历代兵法之首。
而另外一人司马穰苴,ta的地位虽不及孙武,但也是一个“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名将,是继太公望姜子牙之后的一位承上启下的军事天才,其所著的《司马法》被收录在武经七书之中,其本人也是“武庙十哲”之一。
…………
三国。
曹操看着孙武的盘点视频,也不禁感慨。
“论军事才能,孙武或许称不上顶尖。”
“但论兵法,孙武是真的厉害。”
“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试之妇人,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
“后百岁余有孙膑,是武之后也。”
“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
…………
另外一个时空。
司马迁也不由开口道:“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
7017k
https://xianzhe.cc/book/29267/2678506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