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仙者小说网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敲竹杠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敲竹杠

方世玉闲庭信步的来到文华殿,看了眼陈迪道:“陈迪,礼部的史书,对这件事情好好仔细记录。”

陈迪犹豫片刻,当着众人的面,对方世玉询问道:“殿下,详细记录吗?”

在北京皇宫,六部官员,内阁辅臣,全部都集中在文华殿办公,整个文华殿,比之南京文华殿,大了四倍不止。

武英殿亦是如此。

“详细记录,这段史书封存五十年,关于江南水灾,死亡的人数,造成的损失,务必详细记录,一点也不能差!”

方世玉感觉还是应该把这段历史严格的标记下来,他可以隐瞒这两代人,以达到国家政体稳定的目的。

但后世的子孙有权利也应当知道,他们的老祖宗在面临洪水时,遭遇了多大的困恼和灾难伴随着的死亡。

“殿下,死伤总有四十三万七千六百余人,这么多人都记在史书上,会不会......”夏元吉亦是开口说道。

水灾带来的山体滑坡,当真是让江东,江西地区损失惨重,江北地区虽然不如江西那般惨烈,但却也差之无几

只能说江北的地势更高,防洪比较便捷罢了。

“亲临前线的抗灾人员,杨荣,杨溥,记文华殿二等功,授文职二等勋,赐三爪紫袍。所有参与抗灾的将士,皆由兵部授勋。”

“我从南京搬到北京,太祖归天还没有三年,孝期未过,南边的官场就开始腐败成风,横行不法。我不希望漫漫几千年的青史上,写的全是一个贪字。多记一些灾难和救灾的英雄事迹,对于江南汛情,单独在史书上立传以供后世子孙瞻仰!”

方世玉笃定道。

杨荣和杨溥一脸茫然,赶忙躬身跪拜道:“微臣身无尺寸之功,督办汛情不及,致使江南子民,伤亡惨重,朝廷损失颇巨,岂有授勋之理

授勋。

方世玉在确定文武职权后,新推出来的,二等勋的爵位,虽然比不得武将的公侯伯三爵代代相传,世袭罔替那么恐怖骇人。

但这个功勋的东西,却是和文武太庙息息相关。

文人为政一生,在方世玉面前的又都是一些位极人臣,几乎达到了权力巅峰的家伙,他们还有什么求的?

太庙。

能进入太庙,享受万世供奉,与国同休,和大明历代君主供奉在一起,可以得到后世君主的祭拜。

那才是文官的无上荣耀。

原史上大明朝都谁进了太庙,这个数,估计很难统计,但大清赔钱国却只有一个汉人进了太庙。

这比例,玄乎的很。

“此间行事,全赖殿下天恩,洪福齐天,为臣者应尽之本分而已。还望殿下收回成命。”

杨荣和杨溥嘴里就似吃了苍蝇。

方世玉新定的入太庙要求,以勋章爵为准,虽然会限制许多人进入太庙,但优中选优,宁缺毋滥。

可自从方世玉推行这件事情以来,迄今为止,还没有谁得到过,不对,蓝玉出海返京后,方世玉给了一块二等武勋公章。

常茂南征黎朝返京后,方世玉给了个二等武勋公章。

这么多年来,文官获得勋章的,还是第一次,便是内阁首辅杨寓,都没有这个待遇。

方世玉道:“这个东西,代表了能不能进入太庙,如果说你们二人不愿去太庙侍奉大明的历代君主,那我也不勉强。”

手里拿着两个二等功勋章,方世玉目光凝滞的看了看杨荣和杨溥道。

“微臣荣幸。”

方世玉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上了,还要拒绝的话,那可就真的是要死人咯。你死都不愿意去侍奉大明的历代君主,那活着的时候,就能尽心竭力的辅佐我了?

开什么狗屁玩笑。

方世玉道:“拿回去收好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文官能有一颗一等功的勋章。”

嘴角微微上扬,他既然定了勋章的权益,那要求自然是非常苛刻的。

杨荣和杨溥躬身应命,蓝玉一趟远航,解决了境内藩王的问题,同时还给朝廷带来了无数的税赋,开通海路,却也只是个二等勋罢了。

常茂南征黎朝,复设交趾布政司,也只是个二等勋罢了。

武将都如此难以获得一等功,更何况是文臣了。

如果他们知道方世玉是如何评判一等功和二等功的标准,估计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幻想得到一等功勋章的奖励。

青史千年,殿下全力抗灾,救民于水深火热,力挫天灾横祸,救济百姓无数,古往今来,遍数先贤,也无出殿下之右者。

杨寓见两个小老弟都获勋了,心中自然酸酸的有着一丝苦涩,没办法,谁让他杨寓就是这么强大。

这个时候,还不往拍一下马屁。

方世玉摇了摇头道:“水患的事情,天灾也,人力不能挡,我也听够了这些话了,说吧,除了让我过来听你奉承,还有什么正经事吗?”

方世玉目光停顿,虽然有的时候,他也不是很喜欢杨寓会拍马屁的性子,但奈何,杨寓的能力是真的够,统领内阁兼理六部。

整个帝国的内政,都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如果不是真的担心会出现问题,留下不好的先例,方世玉真的要忍不住想让杨寓多做两届首辅了。

杨寓叹息一声道:“殿下,发水的地方,是微臣的老家祖籍,乡土之情,难以避免,但朝廷国事繁重,微臣也未能亲往前线,这心里终究是挂念的很。”

“杨荣杨溥回来之后,微臣这里倒是没什么大事情要殿下决断,但这乱七八糟的小事,确实是让微臣焦头烂额。”

方世玉饶有兴趣的坐了下来,看了眼人群,狐疑道:“夏元吉怎么不在?”

“夏部堂去视察京仓了。”杨荣道。

方世玉眉头轻皱,疑惑道:“去视察京仓?他一个部院尚书,一品大员,去视察京仓?”

杨寓躬身道:“殿下,微臣要说的事情,就是这个,粮食断供了......”

“粮食?粮食断供了???”方世玉目光一凝,好家伙,如果真的粮食断供了,那可是要天下大乱的。

管你有多少官兵,管你是殿下还是天王老子,反正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吃不饱饭也是死,脑袋挂在裤腰带上,造反或许还能活命。

朱元璋说:“吾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这不就是典型的要饭都活不下去,才在绝路中造反的嘛。

大明朝廷对于粮食的控制一直都很强硬,怕的就是老百姓吃不起饭,砸锅卖铁不要命的造反。

杨寓唉声叹气道:“是啊,这一个多月,朝廷调去江南的粮食,足足有七百万石之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北疆的粮食供,北疆粮食虽然不够,但朝廷控制力强硬,倒是还能稳到今年秋收。”

“不过据推测,辽东的粮食会出现大面积减产状况,恐怕很难支撑直隶地区的供给。”

不单单是辽东,整个华北的粮食,都会减产,从洪武十三年开始,朝廷的统计人丁,年年暴增,到今日已经有一万万众之多

殿下引进番薯,马铃薯,玉米等物,更是极大的刺激百姓生育,吃饱穿暖已经不是奢侈,可随着北方越来越冷。

粮食的减产已是必然,只怕今年整个黄河以北,朝廷的田亩税能收上来五千万石粮食就极好不错了。

但江南是粮产重地,也是朝廷最重要的产粮地,一场大水,百姓一年的耕种近乎颗粒无收,朝廷虽然出台政策,皇庄减免受灾地区两年的田亩税

“但田里没有粮食,朝廷就是减一百年,那粮食就是这么多,朝廷今年,要闹粮荒了。”

杨寓无奈道!

“粮荒?你是内阁首辅,你告诉我,闹粮荒会发生什么!”方世玉目光深邃,紧盯着杨寓质问道

杨寓道:“若是朝廷不能平抑粮价,让断产的百姓有粮食吃,只怕,农民造反,生灵涂炭。。。”

“江南乱了,天下就乱了,你说,粮食这么最基本的需求,朝廷都不能满足百姓,这朝廷,还留着做什么,要是我,我也会造反!”

“说吧,京师还有多少存粮,江南的粮价到什么程度了!”方世玉吐出一口浊气,现在说这些,似乎确实不是时候

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想办法解决江南缺粮的问题。

只有稳住江南,大明的财政才不会出现问题,二五计划已经因为汛情几近搁浅了,如果江南在闹出来造反的事情,这可就要了命咯,

杨寓道:“户部总额是每个粮仓一百二十万石粮食,京师共有使用的粮仓七个,合计七千一百四十万石粮食。”

“而江南缺粮,会一直缺到明年夏收,朝廷,怕是难以承担。”杨寓抿了抿唇,一脸凝重道。

“无法承担?你这个首辅就告诉我,朝廷无法承担?我现在问你江南的粮价到什么程度了!!!”

方世玉心中窝火,怒气冲天道。

杨寓道:“平均价格在四十贯一斗米。”

“去你妈批的!”方世玉猛地站起身来,他感觉自己坐这个位置咯屁股。

杨寓道:“殿下息怒,微臣已经派人去打探了,江南年年丰收,粮食储备应该是有的,但是官府的粮食储备,怕是严重不足。”

方世玉道:“这个价格,不是要把宝钞的购买力从低物价给打废吗。江南的粮商,都是这么搞的?”

突然间,方世玉想到了一个神奇的组织,粮商,自从朝廷搬迁之后,他们就在江南大肆屯粮,往期因为江南粮价直走低,偏向平稳,方世玉自然也懒得管他们。

但现在粮价暴涨,却是让方世玉重新想起了这个神奇的组织。

杨寓道:“江南的各个粮行,似乎是事先商量好的一般每天都只售卖一丁点的粮食,根本不够全城百姓抢购的。”

“大发国难财,商人,这件事情,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方世玉惯性的询问了一声,在他看来,把这些商人都杀了,粮食抢了,直接就搞死他们,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朝廷不缺粮,百姓买得起,吃得起,活的起。

杨寓道:“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除非,除非是动刀子杀人,但杀人的话,过于血腥,而且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微臣和夏部堂还在考量,想办法用和平点的手段,让他们放出粮食。”

方世玉挥了挥手道:“和平点的手段呢?”

“最好如此,如果能和平一点,尽可能避免杀戮、、不然的话,怕是粮商们人人自危,一旦防火烧了粮食,事情就更难办了。”

杨寓还是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果一旦粮商们感觉到自己要死了,一把大火把粮食烧干净了,朝廷才是抓瞎呢。

方世玉心中犹豫片刻,开口道:“这件事情,我回去想办法吧,你们先查清楚京仓的粮食总额,查清楚之后,直接把数据送养心殿去!”

方世玉迈步走出了文华殿。

确实,杀干净这帮粮商,是最简单,最粗暴的办法,也是解决眼下江南粮食困境的唯一方法。

但商人既然存在,自然有他存在的道理,哄抬粮价确实是死不足惜,但真的要朝廷和商人掀桌子,跌份不说,又会徒增无数非议。

养心殿。

方世玉揉着太阳穴,心烦意乱道:“不行,还是杀了吧。”

正当方世玉说话间,卫宏才带着王川走了进来。

“草民拜见天雷王殿下!”王川跪在养心殿的大厅,对内殿的方世玉叩首跪拜道。

挥了挥手,方世玉道:“过来说话!

王川赶忙上前两步,来到方世玉的前边,隔着五步以上的距离,站定道:“草民惶恐入宫,不知殿下唤草民所谓何事?”

方世玉道:“确实有个难题,困住我了,你既然是商人家里世代从商,你看看有没有办法。”

话音刚落,王川躬身作揖道:“还请殿下明示!”

“江南水灾,田亩淹没无数,江西,江北地区的百姓,近乎一年颗粒无收,朝廷的政策虽然会快速恢复当地的经济,但粮食,永远是大问题。”

“辽东和华北越来越冷,粮食连连减产,很难供应南方的百姓,江南各大粮商,囤积粮食,囤货居奇,哄抬粮价,我不想直接动刀子杀他们。”

“当然,如果实在没办法,动刀子只能是下下策来用,江南百姓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你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在不杀人的情况下,让江南的粮价平息下来!”

方世玉望着王川,术业有专攻,在方世玉看来没办法,而王川,这个王震光的小儿子,此人自小便有经商天赋,甚至可以说将经商天赋已经点满了。

或许说不定,他就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王川心中盘算片刻,开口道:“殿下想用商业手段,迫使他们将粮食平价卖出,以达到不杀人平复江南粮价的目的?”

“我没有说过一定不杀人,如果需要,或者没有更好的办法,杀人就是维护江南粮价稳定的最终办法。”

方世玉永远不会放弃杀人以平复粮价的办法,他可以争取一下用商业的手段来快速平息粮价的同时,让朝廷尽可能的不会参与进去。

如果商业手段做不到,强权压下去,杀戮就是维稳的唯办法。

王川道:“其实这个也简单,只是需要殿下帮忙。”

“先说来听听!”方世玉开口询问道。

王川道:“自从父亲追随殿下以来,凡我苏州商行,不经营,茶,铁,盐,粮等货物,苏州商会也没有粮食能拿得出手。”

“想要平抑粮价,必须要手里有粮食,强行平复下来,迫使那些粮商平价卖粮。”王川恭敬道。

“你们苏州商会倒是挺懂的,还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那你们靠什么赚钱?”方世玉反倒疑惑了。

锦衣卫的消息,苏州商会,是整个大明,最富有的商会集团,他们的总资产有多少?差不多二十万万贯宝钞吧。

相当于大明帝国繁荣时期一年税收总合的三分之一左右,说他们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王川躬身道:“殿下于苏州商会有知遇提携之恩,朝廷的禁令,自然就是苏州商会的禁令。至于赚钱,殿下指缝里漏出来一点,也够苏州商会吃喝了。”

王川这话倒是没说错,蓝玉出一趟海,回来给苏州商会分了多少?三万万贯宝钞的财富,而且最重要的是,许多货物,都是通过苏州商会卖出去的。

整个苏州商会,真真正正是方世玉一手扶持起来的。

“京师已经没有粮食了,还是需要你们自己想办法,能做好吗?”方世玉打量着王川,既然他有办法,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吧。

如果能兵不血刃的解决江南粮价问题,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任何时候,动刀子都是最后的手段,下下策中的下下策。

https://xianzhe.cc/book/28807/7738149.html

本站地址:xianzhe.cc
最新小说: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