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维则再次睁开眼,面前还是大师傅刚刚离开去抽烟的背影。
入梦,似乎不会占用现实的时间?
宁维则回了回神,看着大师傅的背影,眼神里仿佛有着几分……同情。
“宁姑娘,你先看看这个凳子。需要什么东西,我去给你拿来。”曹淳叉手在旁边站着,笑容温和地问道。
“劳驾,能先为我拿几张纸、一个尺子和一根炭条吗?”
韩经纶和曹淳听到都是略微有些诧异,但却很快反应过来。
“宁姑娘会写字?”韩经纶小心地打听。
“我爹教过一些,跟私塾的先生门外偷听了一些。”宁维则张口就来。前世上学的时候,宁维则选修过书法,每周都要写上几幅。工作之后更难免会有心烦的时候,写字能帮自己快速地平心静气,这个习惯就一直保留下来了。繁体字对宁维则来说,也并不算是个难题。
东西取来后,宁维则毫不客气地坐在小桌旁边,翻来覆去地审视着这个方凳,一边看,一边用炭条在纸上描画。
小凳的尺寸,在梦境里,宁维则已经是记得清清楚楚。
这个时候画图,单纯是宁维则前世的习惯。
在之前做设计的时候,宁维则在工作室里要求最多的就是先出图,模拟,之后根据模拟的结果再调整,最终成型。
现在没有电脑这种高科技辅助,模拟是做不了了,但画图还是有用的。
至少在画了三视图之后,需要用多少料、材料如何拆解、成品部件如何连接,这些都能事先规划得比较准确。
要知道,在工业设计里,一个产品能否顺利完成制作,不仅仅取决于制作这一个环节。之前的可行性分析、需求评估、成本估算,大量的工作都要被考虑在内。尤其是定制化的产品,评估分析更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的。
画图的时间并不长。
毕竟在入梦时,这个凳子就是宁维则亲手打制的,这会儿她自然是画得信手拈来。韩经纶和曹淳在旁边看得入神,硬是没发现旁边几时多了个老头的脑袋。
端朝的营造水平,从风格上来说近乎于前世的隋唐时期,是高式家具与矮式家具并存。而在工艺水平上说,大概接近北宋时期,风格相对简洁。虽没有明清时期技艺高超,但也基本趋于成熟。
但端朝的营造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本类似《木经》《营造法式》《营造则例》之类的著作对营造基础加以规范。没有规范,也就没有像样的图纸,更别提像宁维则这样还能画出三视图来。
老头看着看着,忍不住暗暗喝了个彩。
像平时在营造过程中,能做什么样的物件、连接处是怎样的结构、需要用准备多少物料,这都是全靠大师傅的经验来把握,并且除师徒之间讲解,对其他流派都是不传之秘。
如果计算得当,主家自然高兴。
可如果计算不当,像是建房这种大型的木工活,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要么是花大价钱多买了几根用不上的椽子,要么就是料买少了还要劳烦主家多跑几次购置木料,做出来的物件还可能纹理不一,颇为遗憾。
要是全部能按照这种图纸来弄,只要智力差不多会看图,掌握基本手艺的工匠便能很快上手。这对工程本身而言,简直是天大的助力。
想到这里,老头暗地里看了韩经纶一眼。韩经纶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仿佛全在掌握之中。
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打算的。
韩经纶怎么打算的,跟宁维则现在在做的活计自然是没什么关系。
图纸画好并标注好之后,宁维则站起身来,对曹淳点了点头道:“能否麻烦曹兄带我去物料间,我自己按需取材即可?”
曹兄这个称呼倒也新鲜。当时端朝的女子,很少有平白称陌生男子为兄弟的,倒是不熟悉的男子之间相互如此称呼比较多。
曹淳礼貌地笑了笑,伸手向右前方比了一下:“宁姑娘这边走。”
韩家的物料,都是由韩经纶主理的物料房来打理。
进了后院往右手边一拐,顺着墙根走到头,再穿过一个小角门,便是物料房了。
别看角门不大,但物料房的仓库实际上可是不小。一个中等大小的院子摆放得满满当当的,一边的架子上分层摆放的大根木料,另一边散乱堆了一些边角细木。
宁维则打眼一看,大部分都是桦木、松木、柳木一类。
曹淳上前一步,轻声讲解道:“宁姑娘,这边就是韩氏木坊的物料房了。”
https://xianzhe.cc/book/28121/650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