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
贞观元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册封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的魏徵与贞观十七年二月去世,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魏徵死后,称心乱唐的计划也被有人推倒了最后一步,虽然唐太宗李世民并无易储的想法,然而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
唐太宗心痛无奈之下,只得将其幽禁别室,又命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尚书李勣、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参鞫之,事皆明验。
李承乾逼宫谋反固然大错特错,但唐太宗李世民终究还是爱着这个儿子,实在忍不下心来杀了他,关于皇子谋反一事该如何处理根本就无需商讨,按律当诛。
最后还是通事舍人来济站了出来,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
于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总算是保住了爱子的一条性命,唐太宗深知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于是果断立了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当时李世民不知道的事情,武媚勾引李治成功,两人暗通款曲,武媚对李治说李承乾不可留,在李元昌赐令自尽,杜荷、侯君集等人尽皆伏诛后,李治让人秘密的在年底暗杀了李承乾。
李承乾卒于黔州唐太宗李世民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
贞观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长乐公主李丽质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岁,同年十一月七日,陪葬昭陵。
诗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此之谓也。唐太宗得贤后作配,唐朝有这样敢于谏言,远见卓识的皇后,贞观之治的出现长孙皇后实在助益良多,可惜儿子女儿在她死后没有什么好下场(大多是李治害的)。
历史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第一位一字本谥加一字从夫谥的自光烈皇后阴丽华起(光武帝先去世)儿子汉明帝刘庄时期永平年上谥,根据春秋礼法,单谥为正,双谥非正,在古人看来,只有当单谥不足以道尽逝者的美好品德时,才会用上复谥。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李世民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
一次李世民让魏徵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征装作没看见,李世民顿时着急问道,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
魏徵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
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
尽管李世民这样追思妻子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却是一个天子的真情流露,可惜在没有像魏徵这样的人怼自己了,唐蓝(玉无垢)不知是死是活,李世民一下就成了孤家寡人,称心乱唐的计划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也埋下了伏笔。
——未完待续——
(本章完)
https://xianzhe.cc/book/27895/646816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