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城北郊区,棋盘山瀑布旁的一处空地,篝火的光芒照亮了两个少年的脸。夏风拂面,携带着淡淡的花草芳香,每一次呼吸都能从微湿的空气中感受到一丝甜润。但篝火旁的两位少年却没有心思去体会,小道士秋景枫盘腿而坐,目光始终关注着眼前邵伯的遗物。借着邵伯的几件遗物,秋景枫提取了少量的邵伯生前沾染在上面的气息,他打算将这些遗物上的气息汇聚在一起后,再以“山水故人”法决继续招唤邵伯游离在天地间的魂魄。
这山水故人法诀,原本是一位古唐国的才子杨千山所写的古文,用来悼念亡亲,表达思念追忆以及遗憾的一篇祭奠之文。相传这位才子原本只是农户出生。某一天,杨千山的父亲上山砍柴,遇到一个受伤晕倒在灌木丛里的年轻人。心第善良的杨父,便把这位年轻人背回了家里,不仅治好了它的伤,还好生照料到直至他康复。
醒来后一番交谈得知,这位年轻人是位刚刚省试回乡,路过此地的秀才老爷。这位秀才途经附近一带时,同行的商队遇到了山匪,走在队伍后方的他,见机不妙便立刻丢下行李开始逃命,受他的影响,陆续反应过来的一些人也开始四散逃走,队伍一时间混乱。刚打照面,尚未来得及合围的山匪大怒,下令杀死了好些逃命的散客。秀才凭着自己年轻腿脚好,拼命向着树木多的地方躲闪逃跑,倒也真的逃脱了性命。只是连续逃亡过程中磕磕碰碰,又不小心误踩到猎人的陷阱,受了不少伤,后来流血渐多,开始体力不支,晕倒在了一处灌木丛里,所幸及时被杨千山父亲发现,救回了性命。
在杨家养伤期间,为了感谢杨家人的照顾,秀才便开始教育年仅六岁的杨千山识文断字。这杨千山天资极佳,仅仅半年的时间,竟已能够感悟四季天时,创作出略有意境的诗文。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才情的学生,吴秀才大喜过望,恨不能立刻倾囊相授。后来省试成绩公布,吴秀才之名赫然在榜。没过几年,身为举人的吴先生靠家族关系,特意补缺到杨家所在的县城当了县令。吴县令一直铭记杨家的恩情,为官后对杨家照顾有加。还收了杨千山为义子,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令杨千山的才情得到了更好的发掘。在吴县令的全力支持下,年仅十七岁时的杨千山便已成功中了举人,成为西南地区颇具名气的青年才俊。
吴县令看到自己视如己出的杨千山,经过多年培养后如此优秀,大感欣慰。正巧自己的女儿秀娟与杨千山自幼玩耍,青梅竹马,眼看着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便有意的促成一段良缘。
杨千山深感义父多年栽培之恩,同意婚事的同时,决定远赴京城赶考,争取一举登科,光耀门楣。待回乡后明媒正娶,用八抬大轿接秀娟过门。三月进京备考,十二月杨千山不负众望,登科榜上位列榜眼。推诿不过各种同窗好友盛情,及朝堂大员的邀请,这归程一滞留就被滞留到了年后。加之家中无论是父母,吴县令,还秀娟妹子也都在信中鼓励他,劝他暂时不要回乡让他多在京城与朝堂大员多走动走动,与同科进士多联络联络感情,拓宽人脉,为将来打好基础。
没多想的杨千山之认为家人都期盼他仕
(本章未完,请翻页)
途通达,早日光耀门楣。然而正月二十一,近一个月未收到家乡来信的杨千山,正准备启程回乡与家人团聚的杨千山,一则消息却让他像是从天上云端坠落,瞬间体会到了人生中最深的绝望与痛苦。原来,早在去年六月下旬,家乡便因连月的大雨发了一场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大洪水。待到洪水退去,七八月份却又起了疫病。起初只是部分人感染,待后来十月份气温降低,疫情开始爆发。陆陆续续的,杨千山的父母,前线抗疫的吴县令,以及秀娟妹子等吴县令的家人都染上了疫病。黄林县离京城几千里之遥,看着远在京城备考的杨千山寄来的家书,亲人们一致决定隐瞒下来,希望他专心备考,后来得知他高中的消息,更是借着劝他留在京城,为前程多与同科进士,朝堂大员联络感情的理由,让他继续留在安全的京城。
得知真相的杨千山,崩溃大哭,马不停蹄的赶回家乡的他,却也终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亲人们,埋进了一抔抔黄土堆成的新坟中,阴阳永隔。绝望,痛苦,遗憾,自责,悔恨,一直充斥着这位年轻才子的心。讽刺的事,在他不吃不喝的守在亲人坟前的第七天,朝廷对于这位毫无背景的榜眼,在各方大员协商后才堪堪发出的任命批文,终于传到了杨千山的手中。
接过任命批文的杨千山,看着上面端正有力的笔迹,以及正文下方盖下的那方象征古唐国最高权力认证的朱红印章。这原本是普天之下,所有读书人毕生追求的梦想,此刻在他看来却是那么毫无意义,且极具讽刺。杨千山如疯魔一般的狂笑起来,并且毫无顾忌的一手撕去了镶嵌在黄布上任命公文,在象征帝王威严的黄布上写下了那首泣血人间的《山水故人》”。
对于杨千山来说,一生最大的追求便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吴县令的知遇之恩和秀娟妹子的托付之恩。之所以追求功名利禄,拜官封爵,不过是为的是光耀门楣,能够让亲人们高兴,欣慰。但若是失去了亲人,他要这些虚无的荣光名利又有何用?若不是被这些虚名所累,他又何至于滞留京城,又何至于没能在亲人最痛苦的人生最后一刻,陪伴在身边。所以,此时此刻,名利前程又如何,皇权威严又如何,他已是无根之人,心早已埋进了身旁的一抔抔黄土之中,不再顾忌这世间的浮华。
据说此文写成后,上苍为之所感,破例为杨千山招回了亲人的灵魂,让这位才子得以与故去的亲人们短暂的相聚。最后,这位才子在亲人们魂魄即将回归天地时,果断投坟自尽,化作一缕青魂,追上了亲人们的残魂,与他们一同回归天地,以另一种形式与亲人们永远团聚在了一起。
午时三刻的树林里,按照小道士秋景枫的安排,张胜的背上写下了许多符文,盖去了自己本来的深辰八字。接着秋道长将一张写有邵伯儿子生辰八字(从邵伯残魂中得知)的符纸点燃,而后将烧出的一股青烟引入张胜体内。青烟入体,张胜缓缓的进入了沉睡。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他的眼神变得时而清醒时而茫然,这是借来邵伯小儿子的一丝天魂入体的征兆。在和邵伯小儿子说明情况后,虽然心怀悲伤,但他还是立刻听从小道士的安排,做好了准备。
首先,以邵伯小儿子一丝天魂入体的张胜,
(本章未完,请翻页)
放出满怀热忱的小半碗赤子之血,而后再由魂魄入张胜身体的小儿子怀着绝望,苍凉,遗憾的心情,用毛笔沾着赤子之血在黄纸上写下《山水故人》这篇古文,并高声读出。起初,张胜心中还有些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完全进入情境。但随着邵伯儿子的一丝天魂入体的影响下,一字一句边写边读出“山水故人”后,张胜渐渐的体会到了杨千山才子当时的心情,笔锋在纸上写下的字也愈加饱含深情,经历过刻骨铭心伤痛的杨千山和邵伯小儿子的情绪充斥了它的整个身体。
《山水故人》:
“去年春花送少年,回首相望,山水故人,乡音渐远。
而今归来又逢春,世事无常,山水依旧,故亲难寻。
https://xianzhe.cc/book/27894/752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