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华贡献的铭文手卷、育田导轨、自走铭文弓弩,极大地壮大了楚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功劳显著,不小于开疆拓土的军功。
最重要的原因,以陈少华和文王之间的关系,可以算是半个皇家人,值得皇家信任。
作为开国侯最为重要的待遇,昌平府被划为陈少华的治所。合府官员及整个昌平府的城卫军皆为其掌控,所有官员的任命其一言可决,只需事后向吏部报备。
陈子陵作为陈少华的长子,也被封了一个伯爵的勋阶,这倒是顺理成章之事,只是封号有些怪异。封号渡月伯,封地为渡月湖,封地里并无户籍人口。陈子陵可以自行招募下属,但一应花费都需自行承担。故而,对他招募下属并无数量方面的限制。
与封赏一起下达的是,皇家中央军团十万具“自走铭文弓弩”的订单。每具“自走铭文弓弩”的价格为成本价五十青元气石,整个订单总额五百万青元气石。
铭文自走弓弩的主要材料光耀晶石和铜木树,只有凤尾商会能够采集到,所以皇家并没有自行生产,而是向凤尾商会下达了订单。
不久,楚平原的爷爷楚中元携楚怀文、楚平原拜访了平安县侯陈少华。
楚家和陈少华合作,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收获极大。楚家希望能够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平安县侯进行更为全面的合作。
平安侯府还在选址之中,陈少华 和陈子陵在原来的平安伯府里接待了楚中元一行。
虽然是合作,但是有一个主次配合的问题,在政治、军事、商业、治学方面以哪家为主,双方资源如何整合等等问题,需要明确。
双方抱着坦诚的态度进行了商谈。
陈少华和陈子陵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可以和楚家的楚中元这一脉进行深度合作,但是必须以陈家为主,楚中元在保持这一脉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资源大部分必须投入陈家的发展之中。
以陈家目前的根基,最终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不可能以楚家为主。与楚家其它两脉,只能在平等互利的情况下,有限度地进行合作。
在拜访之前,楚中元这一脉已经详细地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发展态势,对于与陈少华和陈子陵合作的基础条件,早有心理准备。故而,楚中元当场表态认可。同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表态,楚中元这一脉唯平安县侯马首是瞻,所有资源任由调配。
后续关于政治、军事、商业、治学方面的具体合作条款,以及需要投入那些资源,双方将进行更为细致的商谈。一切都摆在明处,谈在前面,将来的合作才能更为顺畅。
政治和治学方面由陈少华和楚中元、楚怀文进行商讨;军事方面则由陈子陵提出细节,楚家全力配合;商业方面由白玉巧和楚中元、楚怀文商讨细节。
原任昌平府知府因为政绩卓著,升为吴郡郡丞。于是陈少华任命楚怀文为昌平府知府,陈豪为昌平府同知,兼任城卫军统领,掌控府城三万城防军。其它五县的县令一直极为配合凤尾商会的运营,故而暂时没有调换。
至于平安县县令的人选,陈少华考虑了很久,迟迟不能决断。陈子陵建议从县学的教授中提拔。陈少华眼前一亮,立刻想到了一个人选,县学吏科的教授,名为魏伯智,是魏行武在家族的旁支堂兄,年已四旬,人情练达,禀性至诚,是陈少华在平安县学的得力副手。
斟酌一番后,陈少华任命魏伯智为平安县署理县令。同时提升楚家一名在县学的教授作为他的副手,负责处理县学的日常事务。陈少华仍然保留平安县学首席博士的职位。
提升魏行武为平安县县尉,掌控平安县五千城防军。同时原有凤尾商会护卫团统领的职责不变。升任方平为护卫团副统领,兼任平字校校尉。
陈豪提议的平安县学和初级军武学堂的比试,只进行了一次。在那次比试中,陈子陵没有出场,由楚平原率队,结果把比试变成了一场场教学赛,第一场各出五人的擂台赛中,楚平原亲自出手一挑五,第二场各出七人的团队赛,楚平原以秋风扫落叶之态,以及娴熟的军阵变化和运用,卓越的团战能力将初级军武学堂出战的团队,打得溃不成军。其它的如箭术、铭文、军阵等等单项平安县学也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于是初级军武学堂顺理成章地被并入了平安县学。
架构调整之后,平安县侯对整个昌平府的军事、政事 、商业、经济等等方面完全实现了掌控。
(本章完)
https://xianzhe.cc/book/27563/697484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