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大发雷霆降了她的位份,太子也因此被责令反省悔改,那个外臣司马雷的下场,就更不用多说了,绝对的工具人,用完就丢。
结果下一秒,皇帝却转头质问靖王。
“景琰,你可知罪?”
靖王心里比谁都清楚,就算是为了郡主事急从权,自己拿刀挟持太子的罪名也是逃不了的。
更何况,皇帝一向多疑,肯定会奇怪,他是如何知晓郡主在昭仁宫有危险的。
但让靖王没想到的是,誉王竟然匆匆赶来解了围,说是自己无意中看见太子带着外臣进宫,有违宫规,有听说霓凰郡主在越贵妃那边,觉得情况不对,就请靖王过去看看。
还‘大义凛然’的表示,如果靖王要被降罪,自己也愿意同罪。
有了誉王的担保,皇帝对靖王略施薄戒后,并没有继续追究。
誉王倒是成功抢了功劳,得了不少赏赐。
事实上,靖王和霓凰郡主都知道,誉王不过是出头抢功劳的,背后运筹帷幄的那个人,必定是梅长苏。
一方面救霓凰郡主于水火,一方面也让誉王以为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既取悦了皇帝,打压太子,又能借位拉拢云南穆王府和靖王,实在是一举四得。
麒麟才子的智谋,终于有了显现。
事后,靖王从霓凰和大统领口中得知了事情的首尾,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愤不平,前去质问梅长苏。
“无论郡主遇险时,你做过何种提示,我理解,你很难保她万全,我也佩服先生,瞬时的应变和安排,但我想提醒的是,此类情形如再有发生,应早与我知会,我既不想郡主这等忠良之辈被朝中奸佞构陷,也不想先生你,把他们当成铺成我进阶的垫脚石。”
这话说的,听起来还真有些令人窝火。
但靖王是什么脾性,梅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苏心知肚明,他最厌恶的就是那些不择手段的阴险谋士,但靖王接下来的这段话,却如同世间最锋利的刀刃,狠狠的扎在他的心里。
“我不要求你能理解,什么是军人铁血,什么是战场狼烟,但有些人不能伤害!有些事,也不能利用!如果连那些血战沙场的将士都不懂得尊重的话,我萧景琰,绝不与你为伍。”
这番话,在梅长苏听来,字字珠玑,也字字珠心。
或许,没有人比他更懂了。
只是,他不能说。
昔日那个意气风发的林殊,也曾横刀立马,纵横战场,可现在的他,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而是辅佐在靖王身边,低眉浅笑,算计人心的谋士梅长苏。
生气归生气,梅长苏还是平心静气的向靖王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心迹。
“想要对付太子和誉王这样的人,光靠殿下的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苏某的存在,就是不让他们阴谋得逞,想要对付他们,一定要比他们更狠,殿下的底线我不会触碰,也希望殿下日后对苏某,不要再有任何的猜疑。”
与此同时,太子和誉王两边都得到一个消息。
查清了庆国公滨州侵地案的夏冬,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
状告庆国公的那对老夫妇,也在天泉山庄的保护下秘密进了京。
正所谓一家欢喜一家愁,于太子而言,若是能借此机会扳倒誉王的庆国公,那是再好不过了。
但对于誉王来说,失去庆国公,就相当于失去了军权,没有了军方的依仗,更何况他们手上并没有像天泉山庄这样的江湖势力,往后该拿什么与太子对抗?
再说夏冬这边,她还没等到回到金陵,就中了一群黑衣人的埋伏,如果不是景睿和豫津的出现,她恐怕很难脱身。
待战局终于明朗,夏冬才在奄奄一息的黑衣人口中,问出了幕后的人,誉王。
但夏冬一听就知道,此人在扯谎,誉王的人早就被他甩掉了。
可就当这人准备说出实情的时候,一阵乱箭射来,唯一的知情人也被灭口了!
不过夏冬不用猜也明白,这些杀手,多半是太子派来嫁祸誉王的。
为了夏冬的安全,景睿和豫津一路护送着她,到了金陵城才离开。
然而,夏冬并没有直接回悬镜司,或是向皇帝复命,而是径直去了宁国侯府。
只不过进去的时机不太对,正好撞上了飞流。
这个能和大梁第一高手蒙挚,打成平手的少年,夏冬早就听说了,于是顺理成章动起了手。
好在梅长苏及时出现阻止了飞流,一句‘是飞流胜之不武,夏大人身上有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足了夏冬面子。
而面上这个一入京城就声名远播的梅长苏,也不由的让夏冬刮目相看,居然一眼就看出了自己身上有伤,还迅速猜出了自己的身份,的确非同凡响。
两人进屋寒暄了几句,夏冬就直截了当的问了梅长苏,对霓凰到底什么感情?
毕竟京城中传言,郡主退掉皇帝的选亲,是为了一介谋士。
(本章完)
https://xianzhe.cc/book/26548/743633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