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仙者小说网 > 一枪刺回大唐 > 第269章 结局与后记(一)

第269章 结局与后记(一)

另外一个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查阅敦煌遗书。其间,有“崔判官”的曲辞。这个崔判官的原型,正是唐代的一个略显神秘的人物:崔希逸。

他本人文治武功都有,但却背负了不义的污名。他的三女崔三娘子或称崔十五娘子,命运按照现代人眼光来看的话,也比较凄凉——很小就削发为尼了。

查找了很多资料后,作者就以崔希逸与吐蕃盟约而背叛,写了一部一百多万字的底稿。很遗憾,因为不是网文习惯,几乎没有读者而全部删除了。

这才有了与那个底稿基本相似的这部作品——有了夸张的成分,但除了某些书友莫名其妙的诟病以外,还是没有收到更多书友的关注,这对于作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极为尴尬的事。

青山依旧在。总还是要前行,即便如同负重的蜗牛。

作品的主旨肯定不是写崔希逸及其相关人物,而是另有它意的。下面略作叙述。

诸族——

大唐与吐蕃,形成了令人惊讶的对峙状况。相互影响之下,吐蕃伴随大唐而兴,又奇异地伴随大唐之衰而散。

吐蕃在当时,毫无疑问算是落后民族。它的宗教、文字、律法、军事,包括社会生活等等,都与大唐、突厥、天竺、回纥等,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居于高原,他们驰骋无边天地。甚至还攻掠到大唐腹地,有一次更是攻入了长安。

也许是历史的冥冥中安排,吐蕃这个落后民族,并没有能够在汉人腹地多做停留。首先,这来自于生活的不适,以及文化的落后——他们占领了河西走廊后,也大面积推广蕃语。

再有,汉人进攻高原,会遇到高原反应;蕃人骑着快马进入低地,也同样会发生不适,导致他们认为的疫病。

总之,吐蕃人很蛮勇,但还是主要活动在高原地区。最终,吐蕃王朝因为佛苯之争、贵族之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奴隶等纠纷而消亡。

大唐北地的突厥。

突厥人时常越过黄河来抢掠,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的。因为这些纠合了草原诸族的野蛮人,都是骑着快马来往。

大唐牧马的数量很巨大,作品中也已提及。但配发到军队中的马匹数量,在不同的部队中,仍只有十分之一、五分之一、四分之一……。除了牧草与饲料的原因,这与汉人传统上一直保持着对外族的守势有关。

对于长途奔袭的对外作战,汉人也可以发挥骑兵的优势。但因为草原大漠的管理难度,大唐最终也还是采取了防守态势——沿着黄河北岸,修建了大量的军事工事:长墙、营砦、戍堡,并以西受降城、中受降城、东受降城连接起来。

大唐势力的退出,使得草原大漠诸族窥伺唐境的同时,更加剧了彼此之间的纷争。

侥幸活着逃出唐地的骨力裴罗,迅速地壮大了回纥部族,并最终一统北地。

回纥部族与大唐的关系,总体看还是保持了较为亲近的状况,尤其是在回纥建国的初期——后改为回鹘。

这个以粟特宗教为信仰——因为族众所住地域的不同,也有很多回纥人信奉佛教、道教,以西域的庭州一带为多——的族众,对大唐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从贸易到和亲,他们从没中断与大唐的联系。唐境的多次内乱与叛乱,均出现了唐人请援回鹘人的现象。

这些事件里,回鹘人当然也不都是作为义勇的军队出现的,甚至也多有暴行。

后来的回鹘,被黠戛斯人击败而分裂为多部,散入唐境后为甘州回鹘、高昌回鹘等。

大唐的盛衰,还与一个族属有着密切的联系,那就是天生就是精明生意人的粟特人。

安禄山、史思明,这是众所周知的粟特人血胤后代。

粟特人从西域辗转迁入朔方的六胡州之后,并未能安稳下来。这与唐人的时政相关,也有他们与外境的其他诸族的联络有关。

对于粟特人在大唐的事迹,也是良莠不齐。好的有粟特人为大唐牧马,坏的以安禄山、史思明为最。

他们活动范围,除了万里贸易以外,在唐境有朔方一带,东北部的营州一带,河西走廊的敦煌、瓜州、甘州、肃州、凉州,关中一带,一直到腹地的扬州等地,巨额可见到他们热闹活动的身影。

他们在经济领域的活动为最,这毫无疑问地辅助了他们在大唐的军事、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积极渗入。

总之,粟特人在大唐当时社会中,甚至军事、政治中,无论好坏,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或许是大家关注唐代历史时,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

本部作品,其实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有关粟特人情况的陈述,但因为笔力有限,书友关注本作太少。

为了不耽误书友们的宝贵阅读时间,以及自己不要把过多精力耗费在无人关注的字句之间,只能在这里截止。

这里,也是对书友和作者自己,感到遗憾和抱歉之处。

作者另有一部相关吐蕃、粟特人与汉人相争相亲的底稿,看看以后能否发布出来。

至于玄宗时期的西域诸族,总体上保持了大面积安定,直到“安史之乱”的爆发后,一系列因为唐政漏误而导致的失败现象,才愈来愈明显地凸显出来。

在本作品中,没有涉及太多。未来的一段时间,也不是作者关注的区域与对象。

这是从政治、地理、军事,尤其是族属等问题,写作本作的出发点。

另外,作品中也提及了有关阿布思的事迹。这是一个奇人、猛人、勇人无疑,他的后果按说也很凄惨。先是失意后遁入唐境,再被要求辅助哥舒翰剿灭吐蕃的据点,而造成了大量部族的消亡。再后来又被安禄山威逼,促使他叛唐北逃。

但他没有粮食供应,就返来袭掠大唐边地。失利后,他再次北逃。但大唐却联合回纥人,将他一举击溃。

真实的历史中,阿布思带着少量族属跋涉近万里逃到了西域。又被葛逻禄人出卖,被庭州将领俘获送到了长安,再被公开处死。其妻子被没于掖庭,后来甚至被要求为皇族献歌。

一位公主出言,使得这个身世悲惨的女人得以释放,后来不知所终。

出于对阿布思一定程度上的同情,作者更改了最早的作品底稿,给了他一定的光环,也算是对他曾经辅助大唐反击吐蕃的“回报”。

哥舒翰,是另外一个有趣的历史人物。

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这个基本汉化了的胡族人,先是享受了大唐的优渥生活,再于军中得到了重用。

但可惜的是,他最后身体罹患疾病,再于潼关大战中失败而被部属裹挟着投降叛军——这个潼关之战,也是作者很感兴趣的一个事件,希望未来能够有合适作品对其进行描述——后来,他更是出于活命的渴望,写了很多招降老部下的劝降书而未果,最终被叛军杀死。

作品中基于对他的同情,而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也算是给他一个完美的光环。

另外,就是东北部的契丹人、奚人的问题。这里将会出现一个后世强大王国的身影,契丹人创建的辽。

野蛮却又好佛,他们带着野性,来汲取汉人的宗教、文化、制度。细想起来,这里面的故事也蕴藏很多,极为丰富。以后有了合适创作灵感或者时间,再进行创作。

本部作品肯定是为了尽可能符合书友阅读习惯而写,但这里面,也的确暗含着大唐当时许多真实的状况。比如胡汉之间的隔阂与交往、宫廷的险恶甚至残暴、贵人们的贪婪、百姓的无奈与挣扎等等。

其它诸如宗教、天候、地理、文化、货币与经济、军事军阵军容军服军礼、科举制度、唐人好恶、唐人饮食、音乐歌舞、男女婚恋、唐代生活质量、疾病寿命等等诸方面,在后面再结合本部作品,略微作一家陈述。

https://xianzhe.cc/book/26374/7940795_2.html

本站地址:xianzhe.cc
最新小说: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兰芳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