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有些人喝不惯,姚亮提前打个招呼。
“行啊,那就试试普洱?”老王看向陈建国。
“那正好,泡一壶喝喝看。"
陈建国倒是此道高手,闻言连忙点头。
姚亮泡了茶,端着过来,笑着说道:“陈主任,王董你们先喝着,有事喊我。”
说着。
他看向校长:“俱乐部那边的事情,我有点不太明白,咱俩出去聊聊?”
校长自然明白这只是借口,连忙点
起走了出去。
看着姚亮的背影,
老王和陈建国都笑了起来
老王先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味道还真不错。”
“哈哈,他这个人,总喜欢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说着话。
陈建国对老王笑着提起了自己跟姚亮认识的经过.....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
聊天有一个共同话题,拉近关系的速度就很快。
两位大佬谈了什么,姚亮根本没兴趣知道。
他只是做个中间人,能不能谈成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很快。
两位大佬谈完了,要各自离开。
“两位,一点菲洱你别嫌弃”姚亮随手把从仓库里拿来的普洱递给陈建国。
“多谢了。”
陈建国没多想,随手把茶叶递给身边的钱冰。
老王也是,茶叶直接扔给儿子。等上了车离开,他这才拿过那个茶叶看了起来。
“咦?"
老王看着上面内飞有些旧,仔细一看,同昌号,
再仔细一看内飞内容:“二十三四十年代茶,这七八十年了,难怪味道不错,还真是谦虚了。"”
“怎么了,爸。”校长有些诧异的问。
“这茶不错。”
老王心说,这一块茶可是难得啊,自己还的找个机会还回去啊,
姚亮可不知道这些,送着几人离开,他便收拾了一下回了自己九间堂的别墅。
殊不知。
校长这边,在听说了姚亮送给老王一块同昌号的普洱茶之后,都已经无语了。
这同昌号的来历可不简单。
这家商号创设于同治七年,曾经在清末民初停厂歇业。
一九二一年左右,很多茶庄商号在易武茶区复业或新创茶号。
其中有朱宫宝茶商在易武大街,重新创立同吕号茶庄,继续生产易武正山普洱茶品。
到了二九年时,普洱茶的年产量为四百多担。
茶厂规模也相当大,但可惜的是,那时所制造的产品已经看不到了
只留下茶庄名号和简单的文字资料
约在三零年左右,同昌号茶庄更换了主人,由商人黄文兴接手主持业务运作。
茶庄易主的初期,仍然是以同昌号的商标发行茶品,只是在茶品内飞的落款,改为主人黄文兴谨白。
而随着这位茶庄老板则牺牲在反动派的手中,一代名茶同昌黄文兴也随之断了香火,如今仅能在拍卖场上寻觅。
这就是传奇的同昌号茶庄。
因为存在的时间不长,而且距离今天的日子很远,并没有太多流传出来。
虽然这个东西的真实价值,无法来证。
但问题在于。
这东西本身就是老物件。
这就尴价了。
老王想要给姚亮回礼,责任自然就落在了校长身上。
https://xianzhe.cc/book/25969/610214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