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女主角就是董瑞茜,而男主角方面的话,我们正在考虑陶染。”
说话的同时,魏胜新不动声色地细细观察陆潜的表情:
他们都知道“陶染”这个名字在过去这几个月里意味着什么,但魏胜新好奇着,陆潜又会如何反应。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试探。
陆潜,依旧非常专心,似乎正在全心全意思考魏胜新的演员人选,表情没有任何波动。
魏胜新的眼神微不可见地轻轻闪动些许,然后才接着说道。
“当然,这只是一个构想,我们根据演员来构建角色,给予角色一个鲜明形象,然后再完成剧本创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最终就是构想的演员出演角色,我们还需要做好多手准备。”
在电影产业里,“等待”还核心名词——
如果想要制作电影,但没有好剧本,必须等待;如果出现优秀剧本,但没有投资,继续等待;如果有好剧本也找到了投资,但顶级巨星不愿意出演,还是等待。
这是玩笑,却也是事实,一部电影从灵感到最终上映,需要经历千山万水、层层阻碍,确实困难重重。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创建项目之初,导演或者制片人就会构建整个蓝图:
男主角最合适的选择是李奥,女主角最合适的选择是柴少妍,导演最合适的选择是江澄海,还有男配角、女配角等等等等。
每个角色,嵌入一个真实对象,不用担心这些选择是否太过大牌、遥不可及,而是构建出自己对项目的画面感,进而争取投资。
准确来说,在剧本出现之前,项目仅仅是编辑或者导演或者制片人脑海里的一个雏形,他们就需要让“想象”具体化,这样才是项目的正确打开方式。
至于立项之后,剧本创作是否顺利,李奥和柴少妍这样的顶级大牌是否感兴趣,项目合作过程是否会发生其他变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改编剧本,也同样如此。
因为原著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脑海里往往也有一个形象,可能是公众人物,也可能是自己身边的普通人,但不管如何,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原型。
在改编的时候,作者自然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尽可能接近自己脑海原型的演员扮演角色。
简单举例的话。
“暮光之城”的原著作者,在创作男主角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人物形象是当时依旧籍籍无名在小屏幕上打拼的亨利-卡维尔(Henry-Cavill)。
所以在电影投入改编制作的时候,作者也要求卡维尔前来试镜,并且非常满意;然而制作人和导演却认为卡维尔的形象不太适合,最终选择了罗伯特-帕丁森(Robert-Pattinson)。
演员的形象,对人物是一种补充也是一种诠释,从选角就能够看出整个项目的定位,毕竟观众还是“视觉动物”,人物形象往往就是脑海里的第一印象。
从魏胜新的话语就能够看出来,选择董瑞茜应该就是考虑到这是她的项目,却没有想到董瑞茜甜美芭比娃娃的形象和角色的契合度。
而选择陶染则纯粹是流量,毕竟陶染着实太年轻了,他和董瑞茜搭档演中年夫妇,感觉着实有点奇怪。
但这就是电影产业,利益至上、娱乐至死,只要能够赚钱,又有什么不行呢?
https://xianzhe.cc/book/25609/1273385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