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50章 荆南寻才路

“那……那瑁便谢过先生厚爱了!”

“哈哈……那我便离去了,明日便返沔阳等你上门提亲了!记着,你的香茗少不得,少了我可不答应了!哈哈……”刘瑁是真没明白黄承彦为何如此高兴。

难道,自己身上的王八之气外露了?

待黄承彦走后,刘瑁突然发现自己身边没两个文臣真是不行,这种事总不能自己去处理吧。先不说别的,以目前与刘表的微妙关系,他敢自己去江水以北,刘表绝对敢派人杀他。那可是连孙坚都敢杀的主儿,绝对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人畜无害。

大本营也没人可调呀,杨洪除了越嶲还兼治犍为属国。人手本来就不够用啊!看来只能就取才,就地挖掘了。

荆襄从来都不缺人才,荆南也不缺。但需要他去挖掘。仔细回忆了蜀汉的重要文臣,好象刘巴、蒋琬、廖立就出身于此。

蒋琬、廖立这时候应该年岁不大,但是刘巴却已成名。

刘巴是零陵郡烝阳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刘曜曾为东汉苍梧郡太守,父亲刘祥亦任江夏郡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年轻时就很有名气,时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并推举刘巴为茂才,刘巴都不应就。

后来在众多荆南名士纷纷投效刘备的时候,他却北上投了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归附刘备,为左将军西曹掾,法正死后接任尚书令。

事实证明刘巴是一个眼光独到,非常有远见的人。首先不应刘表征召,最后刘表的荆州在其死后很快被刘备曹操瓜分。就算是刘备曹操他也更看好曹操……

刘巴已成名于荆州,没有主动来找自己,证明目前他也是看不上自己的。

刘备都能顾茅庐请诸葛,自己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刘瑁决定亲自去请!

在这段与刘表谈判的时间里,刘瑁结合自己所学的一些药理知识,会同张机给黄忠的儿子黄叙来了一次会诊。发现黄叙并非无药可治,只是通过一系列的医治过后,黄叙再不能继承黄忠的衣钵,拉弓习武。但好歹命是保住了,黄忠感动流涕,誓死效忠刘瑁。有了张机黄忠坐镇临湘,刘瑁出去浪几天也没事。有了刘表的诚意和刘焉的暂时退让,荆州大地也进入了和平时期。

于是,刘瑁将长沙的事务交待给张机、黄忠,自己领着项楚等十数名亲卫开始了荆南寻才之路。虽然张机不是很情愿管理政务,但这个时候实在是没人能顶得上,只好先将就着。

烝阳县离临湘并不远,一行人无心看沿途的风景,直扑烝阳而去。

三日后抵达烝阳城。

刘巴是当地名人,要找到他的府邸并不难。随便找个人一问就能问出来。但是刘瑁却扑了个空,下人说刘巴去泉陵讲学去了,短则一月,长则三月才能回来。

原来刘巴的名声不只是他个人的博学多才,还有他经常被邀至各地讲学而被大家给传颂出来的。

也好,刘瑁正好去看看杨锋和收降的太守刘度。

零陵太守刘度,曾在年轻的时候做过荆州刺史,延熹三年(160)冬,武陵蛮夷悉反,攻掠江陵(今属湖北)间,荆州刺史刘度、南郡太守李肃闻风而逃。后来再靠着殷实的家底在灵帝刘宏手中捐了个零陵太守,一直当到现在。

杨锋、鄂焕、吕凯领兵一万进入零陵后,刘度遣其子刘贤与上将邢道荣迎战。久不经战事的零陵兵一触即溃,上将邢道荣被鄂焕刺伤活捉。刘度吓得赶忙出城献降,杨锋收降所谓“上将”刑道荣,而让刘度继续留任太守一职,只是全郡兵马归杨锋调度。这是刘瑁定下的策略,他没那么多萝卜去填坑,只好留用原来的官员,只要控制住兵权就行了。

后来鄂焕、吕凯接收了桂阳也是同样的处理方式。

一路往南,他还想去看看桂阳的情况。鄂焕也只是个粗人,怕他搞不好关系,桂阳容易产生暴乱。吕凯太年轻,再练几年或许可以独当一面,但现在还不行。

一切以先找到并说服刘巴为准。

泉陵其实还出了个名将——黄盖,只可惜早些年被孙坚给挖走了。

刘瑁一路低调,但到了泉陵他想低调也不行了。他首先要见的肯定是杨锋,他需要了解零陵的情况只能从自己最信任的人口中去了解。

杨锋看到刘瑁却十分兴奋:“主公英明,锋幸不辱命,成功拿下零陵,并受降刘度,收降将刑道荣。”

“干得漂亮!”刘瑁是由衷的觉得杨锋干得不错:“孟先,征伐天下的感觉如何?可比在南中那一隅跟各蛮族争斗爽一些?”

杨锋:“锋幸得主公赏识,让锋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否则锋就只能在银冶山中与众蛮争斗一生了。”

刘瑁拍了拍杨锋的肩膀:“往后还有更广阔的天空等着你去飞翔,你要加强学习,不要只顾着练兵,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地盘会打下来。你也要沉着治理一方才行,最少要短期地稳住一片区域直到我安排合适的人去接手。”

杨锋:“谨遵主公教诲,锋定用心学习。恰子初先生最近在泉陵开学授课,明日我便去拜会先生。”

https://xianzhe.cc/book/24265/6391878.html

本站地址:xianzhe.cc
最新小说: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兰芳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