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5个营是用来耍酷的,后面500人才是用来押送俘虏的。
离午门还有300米的距离时,独立营停下来,开始整理队伍,标兵开始就位。
弘治皇帝和文武大臣站在午门楼台之上,等待献俘。
随着一声哨声响起,五个方队开始动起来,最前面是三个旗手,打着独立营的军旗,秦睿亲自设计的,一个盾牌之上两柄利剑。
紧接着又是一声,旗手和方队开始齐步向走,每隔30步一个方队,到了第一名标兵的位置,又齐步变为正步,扛枪改为端枪,头向左侧45度偏上,刚劲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庄严肃穆、意气风发的神情,让人振奋。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煌煌大明,日月不移。”嘹亮的口号喊出来,响彻云霄。
五个方队走过去之后,让一众百姓和百官觉得很不过瘾,想重新再看几遍。
兵部尚书马文升扯着嗓子喊道“献俘……”。
一时间鼓乐大作,礼炮轰鸣。
独立营500官兵押解下,达延汗及一干鞑靼贵族,来到午门前。
负责典礼的官员开口喊道,“行礼。”
鞑靼贵族们开始行跪礼,献上降表,请求归附。
接着弘治皇帝一番宽慰,封达延汗为“归义王”,在京城给了一处大宅;然后剩余贵族,也各有封赏,打乱散到大明各地;又推出10多个人来,秋后处决,毕竟以前是敌国,犯下无数罪恶,总要给大明百姓一个交代。
秦睿得了大批劳力之后,迅速派兵开始往内地送,近15万人多浩大的一个工程,押送路上有人难免逃跑,这个就不在秦睿考虑范围之内了。
有了15万暂时免费的生力军加入之后,大明的基础建设工程速度加快了许多。至于鞑靼人不服管教,不想干活,小黑屋呆两天就老老实实了。
秦睿则在蒙古草原上开启了大建设,秦睿要改变蒙古人民逐水草而居的状态,要将80%的人安定下来,有20%的人去放牧就可以了,有恒产者有恒心啊。
户部本来准备发行的500万两“战争国债”硬生生的改成了“建设国债”,在临近九边的察哈尔、乌兰察布、土默特、兀良哈、喀尔喀、鄂尔多斯等主要部族聚集地建设新房,从九边中的挑选12万名士兵,组成生产建设兵团,闲时为民开荒,战时为兵作战,每个地方驻军2万,开垦荒地,第一年抢种植土豆和玉米,争取在入冬之前拿下一茬。
天津农业种植中心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当地农业建设和畜牧业养殖,秦睿提出了在蒙古布政司推广舍饲和半舍司的饲养方式,替代蒙古原先放牧的方式,以此将蒙古族原来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改变,因为玉米和青贮的出现,为大规模舍饲提供了可能,因为玉米杆或者青贮料可以作为粗饲料,玉米可以作为精饲料,豆粕,种植大豆即可。
顾氏集团派出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察哈尔、乌兰察布、土默特、兀良哈、喀尔喀、鄂尔多斯建设砖厂、水泥厂、石灰厂,为当地生产建设兵团提供的物资,并在当地招收工作人员。首先建设的是兵团的生产建设兵团的宿营地,然后才能为当地百姓建设房屋。房屋不是免费得,5头牛或者50只羊可以换一处六间红砖大瓦房,带10亩的院子,有玻璃窗户、火炕、水泥地面、白石灰墙壁,提供简易家具和炊具,院子中有牛棚、羊圈,这个计划至少2-3年才能完成。
同时朝廷允许并鼓励蒙汉通婚,通婚的目的是为了同化,这次达延汗出征带出去的大部分是精壮男子,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幼,空档期啊,不抓紧时间掺沙子,岂不是浪费。生产建设兵团士兵与当地女子成婚,房屋费用打八折。
对于有家庭的兵团士兵,在建设房屋的同时,建了一批福利房,占地半亩,同样是6间红砖瓦房,占地半亩,配置是一样的,费用从军费中支出,允许两年后,士兵家属迁徙到这些地方,同时给予每人10亩地,五年免租
https://xianzhe.cc/book/24136/596648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