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一炁天君
[昊天大帝与先天五帝]的祭祀是古代菅方祭祀的【最高等级】,称:“郊祀”。
周代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
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
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
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
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
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祀”。
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
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
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
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
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
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
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
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汉高祖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负责。
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轮一遍。
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个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这是汉代南郊祭天之始。
后来在洛阳城南建圜丘,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设五帝之位,坛外有两重围墙,叫做“壝(Wéi)”。
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后,要在皇城门楼上举行特赦仪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灵宫祖宗神像前行“恭谢礼”。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改变圜丘礼制,定每年孟春正月合祀天地于南郊,建大祀殿,以圜形大屋覆盖祭坛。明成祖迁都BJ后,在正阳门南按南京规制营建大祀殿,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合祀天地。
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改变天地合祀制度,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
后天五人帝是,仅次于“单独郊祭天帝(共五个,又称:先天五方上~+~帝、五天神)”,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
后天五帝属于大祀,祭祀内容包括作为主祭的后天五方上~+~帝,以及各自配帝、各自从祀官、各自从祀星、三辰、四方七宿等一起组合祭祀的仪式,一年一次,五帝祭祀内容,合计如下:
1、天帝:东郊青帝配帝:伏羲从祀官:句芒从祀星:岁星另有从祀:三辰、东方七宿
2、天帝:南郊赤帝配帝:神农从祀官:祝融从祀星:荧惑另有从祀:三辰、南方七宿
3、天帝:中郊黄帝配帝:轩辕从祀官:后土从祀星:镇星无从祀
4、天帝:西郊白帝配帝:少昊从祀官:蓐收从祀星:太白另有从祀:三辰、西方七宿
5、天帝:北郊黑帝配帝:颛顼从祀官:禺强从祀星:辰星另有从祀:三辰、北方七宿
一年一次,于孟夏之月,必须见龙星,即可开始祭祀。
祭祀后天五帝的方式:
雩五方上~+~帝于雩坛,五帝配于上,五官从祀于下。
“帝,牺牲用十太牢”,即:每帝一牛,共十头牛。笾豆之后的,与郊祭数量一样。有无少牢(羊)一般各朝各代会有区别,但是,此为最高等级祭祀,所以,自古以来,牺牲均为“牛”,唐朝左右,在祭祀中,取消了特牛。只有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特殊。
雩坛是神马?
(雩: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
(雩坛,yú tán,古时祈雨所设的高台。)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曾点所欲风舞处也。”
Ps:
有一个词叫【沂水舞雩】: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舞雩:古代求雨时举行的伴有乐舞的祭祀。
《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指乐道遂志,不求仕进。
https://xianzhe.cc/book/22961/826076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