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
“表:用各个时间点的方式简单记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的始末。”
“志:是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体裁,名始于《汉书》,《汉书》中的志主要记述汉代的典章、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
“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类似于专门学科;记述值度发展,涉及礼乐值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王侯的历史(包括某人宗族、亲宗、祖宗十八代等)。”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相貌、行为、重要事迹、配偶、子女等),少数列传则记载的国内外少数民族君主统治的历史。”
“原来是这样”
“学到了学到了,感谢大佬”
“来人,给大佬一张吐鲁番挂票带走”
老顽童:........老夫有一万句妈卖批不值当讲不当讲。
曹七七笑而不语,这群沙雕还真是欢乐多。
转身漫步来到文臣石雕近前。
这尊文臣头戴梁冠帽,目光平视,身披长袍大袖罗裳,袖口垂落脚边,腰束玉带,手持笏板举于胸前,脚踏深履,鞋子大半没于裙袍之下。即使有衣袖遮挡,但袍服上图案清晰可见。
“为什么这个人要拿一块木板呢?影视剧中好像上朝的时候大臣都有,每人举一块”
人们对文臣手中的笏板好奇不已。
“这是笏板”
曹七七说到: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朝笏在秦汉之前就已出现,当时要以玉作为制作材料,称之为“圭”。是中国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毕竟有的大臣六七十还在996也是蛮辛苦的,这个年纪记忆力减退容易健忘,万一见到皇帝做日报汇报的时候忘了,那多尴尬。”
曹七七打趣到:
笏板,读(hù bǎn),此物件虽然不大,但却很贵重,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笏分别用玉、像芽或竹制成。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
《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
“笏板的使用也是分等级的”
曹七七将镜头拉近石像:
“《礼记·玉藻》中记载:“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见于天子与射,无说笏,入大庙说笏,非古也。小功不说笏,当事免则说之。旣搢必盥,虽有执于朝,弗有盥矣。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毕用也,因饰焉。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
“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像芽笏,六品以下菅员执竹木做的笏。”
“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菅员执像芽笏,五品以下不执笏”
“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而且唐朝对笏板的形状还有规格限制:
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
笏板的作用主要是记录。
《释名》∶“笏,忽也,备忽忘也。”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据说,笏板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挡住自己的脸,用以彰显龙威,上朝面见天子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对天子的敬意。
古人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如果私用,则成为书籍的功能,也称“牍”。如果菅员将其随身带着上朝用,则称为“笏”。
及至后来纸张普及后,笏便成为礼节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像芽。
曹七七叹了口气:
“笏的废弃使用是从清朝开始的,原因是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
她耸了耸肩,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有趣的是,古代菅员原则上一人只用一只笏,但公务繁忙的菅员则允许用几个,几个拿不下,就备一个袋子,这个袋子后称为“笏囊”,因为多了,则需一个随从背着一同上朝”
唐代的张九龄为相时,因为年老体弱,就是从他开始使用随从背笏囊,没想到后来竟成时尚,菅员纷纷仿效,以显示公务繁忙。而帮他背笏囊的随从,就有些像当代菅员的秘书了。
“当然,笏板在中国古代也是地位的象征。”
《北史·李穆传》记载∶“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
意思为: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
另明朝归有光《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归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励他勤奋读书,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执笏在朝为官。
“万一有人用铁制的,学高渐离行刺怎么办?”
有人脑洞大开
“呵呵,你当皇帝随身携带的四十米长大刀是吃素的?”
“大内侍卫:你这样尊重我吗?劳资本职工作就是干这个的,放到现在那就是行走的三等功”
“噗.....行走的三等功,哈哈哈哈,劳资头都要笑掉了”
https://xianzhe.cc/book/22961/673478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