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呵呵一笑,“就是也包括我呗。”
“对,包括你。”
“老钱你去办,我听制度的。”
朱援朝匆匆进来,“好消息,好消息啊。”
李国强和钱玄都朝他望望,心想,有好消息你就直接说啊,这个老朱,总是要先说“好消息,好消息啊”,每次都是。
“窑厂批文下来了。”说着,朱援朝抖了一下手里的一叠文件。
李国强一把抓过来,看了一眼,还真是,县政府大红印章盖上面呢,这事妥了。
有了批文,下面就要进入具体建设了。
“一天也不要等了,马上按照原来的计划动起来。”李国强抵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这窑厂来了,可得有个具体的人来负责呀。”朱援朝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
现在朱援朝负责二建,童爱国负责粮食市场,王德兵负责预制厂,各司其职,这窑厂也得有人牵头。
谁来呢?
李国强的脑海里迅速闪过一个人,王建顺。
当年租王建顺家的房子开百货店,清楚了他的为人,比较正直,为人热心,因为是集镇上人,对社会上的事情见得多,能机动灵活。
管理窑厂,他应该是个合适人选。
“我原来的房东王建顺人不错,又懂得人情练达,像窑厂这种牵涉多方利益的部门,需要他这样的,你们看呢?”
对于王建顺,钱玄并不十分清楚,但久有耳闻,听李国强一说,也觉得还可以。
“董事长觉得可以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我有个建议,对于部门负责人,建立一套相应的考核机制,一年一聘。”钱玄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一年一聘,能者上,庸者下,可以让部门负责人有一种危机感,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他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钱玄补充道。
朱援朝也是部门负责人,内心是赞成钱玄这一说的,可是感情上去不以接受,一年一聘,还真有危机感。
不过,他现在也是集团管理阶层,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至少比王德兵、童爱国和即将上任的王建顺好很多。
“先把王建顺请来谈一谈,还不知道人家自己是什么意见呢。”朱援朝说。
“我先去找他吧。”钱玄知道,这事让李国强直接出面不妥,自己先去探听一下情况,事情有个回旋余地。
果然,王建顺有些犹豫,“没做过这个工作,怕干不好,会连累国强的。”
是啊,没有经验,一下子要管理一个偌大的窑厂,事务繁杂,还有百十号人呢,肯定有些吃力。
王建顺没有一口答应,钱玄倒是对他很满意,至少这不是个自吹自大的人。
“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你介入了,马上就自然有头绪了,不要担心,后面还有集团支撑呢。”钱玄鼓励他。
后来孙大勇过来玩,听到这事,便也劝王建顺答应,“国强当初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人家现在不也是混得风生水起?大家关系不错,国强才想到你的,大胆试试吧。”
https://xianzhe.cc/book/22674/606149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