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等人给老人擦洗了遗体,梳好了头发戴上寿帽,换上了寿衣和寿鞋。
下一步就是抬寿材,这需要八个壮汉,农村叫八仙或者八大金刚。
邓保和打着手电筒到村里走了一圈,闹的村里的狗狂吠不已,狗叫声叫响了整个村子,邓保和才将人喊齐。
回到老宅后,客厅里的桌子已经摆好茶点和茶水,等着众人的到来。
而这个时候,邓保和又到了村里操持丧事过程总拿的家,请他起床到老宅为老人入殓。
老人叫邓清风,今年六十二岁,四十岁接任村里的上一任的总拿成为村里新的总拿,这么一干也过了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来为村里不少老人操持过丧事,在村里备受人尊敬。
邓清风也知道老人最近两天可能就会去,所以邓保和的到来,他没有意外,起身穿好衣服,就跟着邓保和来到了老宅。
走到厢房看着已经打理好的老人的遗体,邓清风点了点头,这时抬寿材的几位也到了客厅,坐下喝着茶水聊着天。
没坐多久,八人等睡意没了,就走到老人为自己准备寿材的房间,先是将寿材盖推开,抬了出来立在墙边。
随即八人合力将寿材主体抬到了大堂的一侧,放在四块完整的青砖上,刚好是寿材的四角。
将寿材放好后,摆正摆直,八人又回到座位上坐下闲聊起来,喝了一会茶水,就各自回家休息去了。
只有住的近的人和邓清风留了下来,先是安排邓保和在大堂里铺了一凉席。
然后让邓保和、王鑫宇、李海波几人将老人的遗体搬到凉席上。
摆正老人的遗体后,收拢双腿拉直然后让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伸直放在身体两旁。
再在老人的脸上盖上一张黄纸,遮盖老人的遗容。
接下来就是处理棺材的内部,邓清风先是在棺材内部铺上一层石灰,用作防腐。
然后铺上几张柔软的干净的大白纸与石灰隔开,也不能让石灰落到白纸上面。
随后邓清风招呼几人抬着老人的遗体,放入棺材内,头下垫着一个枕头。
遗体要摆正,脚掌要踩到棺材的一头,朝向大门外面,并且脚要并拢,系好绊手丝和绊脚丝。
邓清风又招呼了一下邓保和几人整理了一下老人的寿衣、寿帽和头发等。
这个时候李红端着一个饭碗来到了棺材的旁边,舀了一点大米、茶叶以及一小些银子碎末混合的东西,放到了老人的嘴里。
这是葬礼的习俗,饭含。
但是十里原的习俗是不放铜钱,稍微放一点银子和金子的碎末就行了。
邓清风用黄钱做成了一串黄钱铜板,用绳子穿在一起给老人戴上,同时李红也拿出刚刚削过一点点银碎末的银手镯,给老人戴上。
这寓意着口中含钱,穿金戴银,希望老人来世吉祥富足。
再然后就是拿着几身老人的衣物放到棺材内的两边,起到填充空间以及固定遗体的作用。
李红又拿着自己一家和邓凤章他们几家的衣角,包在一个小袋子里放到老人的手里。
最后就是往老人的头部的两旁,先是用衣物和黄钱隔着,然后立着放上瓦片,瓦片顶到棺材内部的两边就行了,头顶空着的地方也放满老人的衣物。
这样下来老人的遗体就算是收殓完成了,邓清风也做着最后的事情,找到棺材的中线砍了一道痕迹,是用来固定吊钱和确保遗体是否摆正用的。
随即邓清风又砍了四根筷子放在棺材的四角,招呼几人抬起棺盖压在筷子上,并留了一道缺口可以看见里面的情况。
这样也是避免老人又活过来,老人的亲属能发现,不让老人最后窒息而死,同时也是为老人的娘家人来送老人一程。
忙完这些,天快亮了,邓清风对邓保和嘱咐道。
“保和!天快亮了,把老人这期间睡过的席子、被子、枕头、衣物什么的都拉倒村口去烧了吧!”
“忙完,还得到李家村孤峰观找小道长给老人选墓穴呢!”
邓保和点头,随即带着王鑫宇和李海波用箩筐将东西都装了起来,挑着就到了村口。
邓保和三人先是将麦秆铺在地上,然后铺上凉席、被子、衣物、枕头什么的,老人的鞋子则是脚尖朝向村外面。
最后三人点上纸钱、蜡烛和香,打了鞭炮祭拜了后,就点燃了凉席底下的麦秆。
大火烧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地上一堆黑灰,微风一吹地上的黑灰,仿佛卷起了老人的灵魂。
邓保和三人返回后,李红几人已经做好早餐,只是心情沉重的几人却是没什么胃口吃。
邓诗文这时候看着邓保和说道“爸!等会我能跟你一起去孤峰观吗?”
吃着早餐的邓保和诧异的看了眼自己的女儿,平淡的同意道“嗯!”
邓清风倒是乐呵道“我也有多年没有见过清源那小子了,自从老道长去世后,清源也出去上大学了。”
https://xianzhe.cc/book/22236/542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