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只有简单的十来间房子,还没大户人家的四合院大,但环境很好,一凳一几,一椅一桌都一尘不染的。小道童进去一会儿,出来说:“观主正在做功课,还得有一会儿才出来,请各位贵客先在大厅里待茶。”
小道童说完,给大家倒上茶后,道了声歉,说有功课没完,自个出去了,留他们几个在大厅里。道观的大院里放着些砍下来的毛竹,已被劈成两半,走廊上晾着十几根毛竹做的扁带,看样子做工很精细,侍卫凑过头来拿起一根看了一下,一根简单的扁带居然由十几层的篾青层层叠加粘结而成,每层篾青又经过火烤处理,最外面的有各种纹饰,极象道家的符录,但并非人工雕刻,似是竹子上自然生成的。
毛竹上留下似隐似现的道符其实很简单,用薄薄的泥浆画出符录的样子,涂在毛竹上,经过烟熏月余,自然熏黑后,再洗去泥浆,漆上油漆即可。这是现代仿古常用的方法,但范学士等并不懂得这个道理。
竹子能自然生成道符,避邪驱鬼,听得侍卫在耳边轻声地汇报了这个发现后,范学士更加激动,认定遇到修真之士曾致是真仙了。刚才道童说了,还得有半个时辰功课才结束,自个正好四处走一走。
刚才的小道童有何法力,居然能坐在竹梢上?道童身体虽轻,也有七八十斤,小小的竹梢根本承受不这个重量的,范学士与李画师吩咐其它人不要跟随,两人悄悄地走到了道童打坐的竹林中,抬头望去,只见顶上竹梢比其它地方茂密些,其它也没什么异样,两人都是文人,不会攀爬,只有站在地上干着急。
其实,顶上还是有些小玄机的,是十来棵“大毛筒“的竹梢绑到一起,做成巨型鸟窝的样子,主要是小道童为了省力,砍完竹子后可以不用从高高的竹子上爬下来爬上去的,干累了就躺在上面,休息一会后,继续干活。柴刀劈毛竹,之所以显得极为凌厉,是因从高往下,并借助了毛竹的弹力。
范学士与李画师正待叫侍卫爬上去细看,听得空中有人唱道:
《韦羌山下小云秀》
韦羌山下小云秀
洞中千年修此身啊啊
勤修苦练来得道
脱胎换骨变成人啊啊
一心向道无杂念
皈依三宝弃红尘啊啊
望求菩萨来点化
渡我云秀出凡尘
嗨呀嗨嗨哟
嗨呀嗨嗨哟
渡我云秀出凡尘
急抬头时,只听得顶上竹子刷刷的声响,一个道童双手拢在衣袖里,从竹顶跨过,每一步都有大人的一步半远。到了近处,降下身来,打了个喏说:“观主打坐结束,命我请两位大人入观一见,我先去禀告观主了。”说完,又拢着手,从竹顶大步向道观而去。
“传说有一种轻功叫草上飞,与这个道童相比恐怕也相形失色。”回程中,侍卫轻声地向两位大人边说边回首张望,似怕道人有天眼通。
其实,这也是在竹海里讨生活的人的一种功夫,借助竹子的弹力而行,只是这个道童的功夫比刚才的更好,可不用手而已,其行其歌结合在一起,在三人眼中,就成了修仙。
观主出来了,双方分宾主坐下,言谈之间,观主坚决否认自个懂得修仙与练丹,只是对他们说道:“贫道只是山野村夫,刚才所见只是修身养生之道而已。”范学士等再细问,道士只是笑而不答,茶是不知名的花茶,一杯茶毕,殷勤向范学士等说:“本观观小食陋,无以待佳宾,你们三人随本道人一起用些便饭吧。”说话行事极为老成,似有四五十岁,可看面相却如刚刚发育阶段的少年,以范学士阅人之多及李画师观察之细,也看不出这观主究竟有多大的年纪。
https://xianzhe.cc/book/22122/735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