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朝堂之争与自个无干,现在,寇准出局,南党得势,掌实权的都是自个的朋友,而非敌人,这对推进自个的三年制义务教育有百利而无一害,秀正云秀感觉自个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
推行分成两条线,一条是朝廷线,刘皇后指定了王钦若总揽此事。一条是师资培训与实验幼校线,以赵拂衣的作派,前三个实验幼校都成为贵族幼校,有违乐正云秀的初衷。不行,得另外寻找合适的人员主持。
找谁呢?最合适的人选只有一个,就是原永安的县令,现在的两浙路学政陈襄。乐正云秀通过王钦若侧面了解,学政多是虚职,而陈襄却到处劝学,劝学需要钱,钱无所出,无法请老师,建学校,劝学自然收不到多大的效果。如能让他来负责办校,以他的热血热心肠,又心系百姓,实验幼校必将是另一局面。只是宋时规则,官不经商,师资培训与实验幼校的经费来源不是官方的,而是乐正云秀通过汴京城的月城及毛衣行业等其它行业赚得的钱投资到其中作样板的,按朝廷分类,属于一种慈善性的商业行为,如叫他主持其事,必然得辞去学政的职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时对官位十分看重,而商人的社会地位却很低,弃官从教,这对任何人都是种艰难的选择。更何况陈襄本来是乐正云秀的恩人,让恩人作出这么大的牺牲,乐正云秀下不了这个决心寄出这个邮件。
乐正云秀去陈襄父亲的药铺去看望老先生,借机打陈襄的消息,陈父拿出几封家书,热泪盈框地对乐正云秀说道:“这孩子在学政任上费尽心血,信中说道,为了劝说贫家儿童上学,每年都得磨破好几双草鞋。如襄儿能回京尽孝,干的又是替朝廷教书育人的大善事,老夫这辈子夫复何求?他现在进京叙职的途中,再过两天可到达京城,老身先谢过太子幼师了。”
说完,巍巍颤颤地站起来欲给乐正云秀行礼。乐正云秀连忙挡住他下跪,想起了当年当民办教师的叔叔,就这么穿着草鞋一户户劝贫穷的村民送子女上学的,心中生出无限感慨。
《老师的草鞋》
草鞋是船老师是帆
奶奶的叮咛载满舱
一股离乡的惆帐噎满腔
暮然回首又要启航启航
一路跋涉到江南
洞庭湖景无瑕
看峨眉山下好荒凉
不堪回首泪暗弹
https://xianzhe.cc/book/22122/686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