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战报,表达不同的意思,在场众人纷纷觉得不可思议,到底应该相信谁?只有朱厚照明白杨一清说的是实话,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何榆林卫这么快就战败了,想到此处,朱厚照对着弘治帝说:“父皇,儿臣相信杨一清大人所说。我们应该立刻派兵驰援,要骑兵,现在正是歼灭火筛部的绝好机会”。
张懋闻言眼睛一亮,他拱手说:“是的,陛下,现在正是除去鞑靼的好机会。臣不才,愿意带兵前往歼灭鞑靼”。
众人无语的看着张懋,刚刚还说要稳妥,现在就这么激进了?张懋被众人的灼灼目光看的很不好意思,嘟囔着说:“此一时彼一时嘛,刚才不清楚前线情况,现在知道了,当然要配合杨一清他们啦”。
说到杨一清,李东阳顺势问道:“敢问殿下,何以会派杨一清前往河套呢?另外是否有兵部调兵文书”?
呃,好像还真没有,当时压根就不确定鞑靼回不回来,朱厚照一时语塞。在场众人看到朱厚照的表情也就明了,弘治帝咳了声说:“这事照儿和我提过,因为当时不确定,所以也就没向兵部说明,以防万一嘛”,说了给了个眼神朱厚照。
弘治帝都这么说了,大家也没敢在这件事上纠缠,虽说与制不符,但也不是什么坏事。谢迁见众人不说话,气氛稍微有些尴尬,于是拱手说:“既然殿下在陕西已经有所安排,那我们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派兵协助,臣支持英国公的提议”。
朱厚照摇头,“本宫认为不妥,本宫认为当务之急应是查明榆林卫真相,朝廷应派巡抚至延安,同时都察院、大理寺、吏部、刑部、兵部皆派人前往,协助办案。若真是弃城而逃,罪不可恕,必须追查到底。榆林卫是九边重镇之一,边军对待战事如此儿戏,何以担当何以保家卫国,必须严惩”。
在场众人再次沉默,并没有符合朱厚照的提议,就连弘治帝也是。朱厚照不明所以,李东阳叹了口气说:“殿下,我们当然知道要查清楚榆林卫的真相,但当前最重要的是阻拦、驱逐、消灭鞑靼,边军状况非一日之寒。而且现正需要陕西当地协助,若是此时严查,势必影响军心,于战事不利”。
“荒谬”,朱厚照毫不客气的反驳,“若按李阁老所说,不追究责任,那请问若发生战事,李阁老能保证他们不再拖后腿”?
李东阳动了动嘴唇,终究还是没说话。朱厚照问:“何谓人心?就是要奖罚分明,若我们不做处理,其余边军如何看待朝廷”?
“不是不处理,是延后处理。现在处理怕会扰乱军心”,谢迁答道。
“扰乱军心的事情他们不是已经做了吗”?朱厚照反驳道:“弃城而逃,置陕西一地于险境,这还不算扰乱军心?对,确实不能算扰乱军心,这可以说是通敌卖国”。
看到朱厚照情绪激动,刘健出来打圆场说:“殿下息怒,请听老臣一言,宾之和于乔的顾虑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殿下,若此刻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大张旗鼓的去查,而前线又正在与鞑靼交战,这些人现在既然敢胆大包天欺上瞒下,到时为了保命而做出一些不可理喻之事,岂不是置杨一清他们于险地吗?孰轻孰重呢”?
朱厚照一时沉默,这种情况不可谓不防,狗急跳墙的事情古往今来都有。弘治帝思量了一会说:“内阁拟旨,命保国公朱晖佩大将军印,充总兵官,率三千营至陕西剿灭鞑靼,英国公率京营至山西黄河一带布防。其余事情待战事结束再行商议”。
“父皇,万万不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朱晖率军”,一听到弘治帝竟然要如历史般命令保国公为大将军,奉命作战,朱厚照更是急的不行。历史上的朱晖可是出了名的虚报军功,仅仅斩敌三人就敢传捷报,全军受赏者一万多人,这种无耻之事也只有朱晖这种无底线的人才做的出来。
弘治帝觉得奇怪,开口问到:“为何不可”?
朱厚照把心一横说:“儿臣认为保国公治军不严,不能担当此重任”。
“荒唐,保国公早年随父征战,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何以像你所说治军不严,不能重任呢?行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不用多说了”,弘治帝毫不客气的驳斥。
https://xianzhe.cc/book/21149/522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