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都中午饭了还没有等到九儿回来。
满院子就剩下连才还算老实,乖乖的收拾屋子,不过不断地扭头向院外张望。
心都野了!
想到前些日子表妹揭自己的被子的事,元无极知道,自己有些放纵了这些丫头和侍卫了。
没有规律难成方圆。
再这样下去,迟早会闹出事来的,必须好好整治一下了。
正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元无极舅舅就带着两个宫装嬷嬷和一位老成的校尉来了,说是殿下从长安出发的时候,身边没有照料的嬷嬷,侍从们缺乏了教养可是不行的。
崔牧云与宜妃商量,让宜妃和丹阳搬过来,方便照顾元无极的起居,也好管教侍女和宦者。
秦嬷嬷和区嬷嬷曾在宫里呆过多年,是宜妃从随行的宫人中选出来的,熟悉宫中的礼仪,刚好过来帮忙。
那位老成一点的校尉,是崔牧云族中的老兵,叫崔福,是崔牧云的亲兵,虽然武艺不算高强,但老成持重,做事粗中有细,更难得的是忠心耿耿,叫他统领王府侍卫,崔牧云一百个放心。
元无极爽快的答应下来,只是心里暗自为九儿和这些侍卫们唏嘘。
果然,很快蜀王行宫在两位嬷嬷和崔福的要求下,有了各种的规矩,看着每天颤颤巍巍的侍卫和含泪欲滴的九儿,元无极又不能表示什么,这些天干脆躲了出去。
宜妃和崔牧云倒是为蜀王行宫巨大的变化很是高兴,还专门写了书信给赵太师。
赵太师很快回信,极为认可,还专门上书,对蜀王府中的职事进行了划分:
赵太师为蜀王傅,领蜀王相;袁鉴修为次傅,领郎中令;崔牧云为蜀国中尉,统领军政。
并且写了一长串的王府属吏的任命,请元无极过目。
过目,就是看看而已。
人家几位大佬商定的东西,改变是不可能的。
是孩子,就得有孩子的模样。
反正一大堆子名字,认识的没几个,元无极在崔牧云的注视下,装模作样的浏览了一遍,就叫新任命的王府录事司马晗盖了印,奏报朝廷。
虽然和皇叔早就约定,蜀中之事,由他全权处置,但形式还是要走的,
蜀地原有一十三郡府,按照元无极的意思,郡府太过混乱,统一改称为府,原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刺史和太守全部改称知府,府下设县,主官统称县令。
正好乘着这次考评,将各府、县官员重新进行调整。
由此同时,军队的改制也已经提上了日程,刚好一并从广元府开始。
不知不觉已到秋末,寒气渐渐滋生,夜中巡视回来,战甲上竟然披上了一层寒霜。
辕门前绣着银边的魏字大旗在风中烈烈招展,银河璀璨,月色如钩,万籁俱寂,只有远处的山下能看见几处篝火和偶尔发出的呼喊声。
前天,元无极与崔牧云商议,刚好有从李家抄到的百顷田地,足够将从长安迁移过来的民户全部安置在广元。
刚好以永晟军统领刘祥为卫将军,前军都督,以永晟军为基础,将广元、宕渠、巴西、南安四府之兵来组建前军。
https://xianzhe.cc/book/20770/576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