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西先生作为一代宗师,读书人对于他的生平事迹都知道不少,但是他们所知的大多都是从黎西先生的书和文章中得来。
现在,读书人纷纷学虞大人,将目光投向了与黎西先生同一朝代的人,所留下来的文字。
各县的县志,各个知名不知名人士的手记,游记,甚至是一些他们原本不会去看的杂学书,都让他们产生了兴趣。
看着看着,还真让一些人发现了问题。
比方说,有一位祖辈曾在的武州地方衙门上当书史的学生,不知道从哪里抄来了一张百多年前的衙门文书,有人状一位姓李的教书先生,窃了学生的文章,当成是自己的,借此扬名。那学生知道自己向来敬重的恩师所作所为后,竟想不开悬梁自尽了。
学生的父亲,悲愤之下告上了官府。不过这桩案子最后因为学生已经死了,其父又拿不出足够的证据证明文章确实是那学生所写,最后被定了个诬告。
无独有偶,还有人翻出了一篇与黎西先生同一朝代的,姓周的人的文章。文章暗讽一位德高望重的李某人,年轻的时候才华平平,老了之后突然扬名天下,世人都说李某人是厚积薄发,却不知此人是越老越无耻,惯于剽窃罢了。
这个姓周的文人,在当时名声很不好,后来还被牵连进了一桩官司,没得什么善终,所以他的文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没什么人关注。
这两件事都与黎西先生的经历吻合,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李家这位先祖产生了质疑。
还有人提到,前朝的时候就有人说起,黎西先生最有名的文章都是在差不多同一个时期写出来的,而在那时期之前或者之后,所做的文章都十分平平。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质疑的人越多,便找出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黎西先生的真实品性,或许与他的文章截然不同。
李家在一开始听到这些质疑的时候,就试图压制这些声音,但是随着因石经而今京来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这个声音也越来越大,到了后来,甚至出现了一些读书人,当众烧毁黎西先生著作的事情。
李家的声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李家在早朝上弹劾虞舜臣,说他污蔑先贤。可是虞舜臣并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有过对黎西先生不敬的言辞,那些都是读书人自发的行为,与虞大人没有任何关系,他甚至好几次都出言劝阻了那些言辞过激的读书人。
现如今的御史台已经不是李家一手遮天那会儿了,加上萧家这次并没有站在李家这方,李家并不能拿虞舜臣如何,只将这笔账暗中记下。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李家不再针对虞舜臣,而是请求朝廷将万年书院的那些伪书销毁,并抓捕那些带头侮辱他李家先祖的读书人。
这次萧太后没有直接驳回李家的请求,朝上众臣也对这件事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一部分世家出身之人,赞同将万年书院的石经收回,以免乱象发生。一些二流三流世家则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明确表态。
而庶族出身的官员们则激烈反对。
吵到最后,也没有个决断,只能先散朝,等明日再议。
偏偏这日李家接到消息,又有人在市井中当众非议黎西先生,李昌辅当即从飞骑卫中借调了一队人,将带头的几个读书人抓了起来,关进了台狱中。
https://xianzhe.cc/book/20618/582601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