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会场的巨大阁楼,在庆龙城相当有名,名叫望江楼,这座阁楼上下三层,第三层高出山顶十余丈。置身楼中,北边的茫茫岘江就净收眼底,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文会中心就在望江楼的三楼大厅中,由李知愚和蒋学政两人主持,大厅中设了数十桌案,每一桌案都有一个美丽的侍女磨墨伺候。
文会开始后,李知愚和蒋学政会出一些题目,让在场的年轻文士们挥毫作诗或者填词。
李知愚会对自己看上眼的诗词进行品评。
文会开始后,陈元就习惯性的拉着江子瑜坐在了大厅的角落里,但他很快发现,自己低调的打算完全徒劳无功,因为全场最受瞩目的几位士子都凑到了他的周围。
陈元能够感觉到,这会场当中,至少有一半的人,都将注意力或多或少的放在了自己身上。
这让陈元不由咂舌江子瑜的魅力。
这种被许多人妒恨交加的暗暗注视的感觉,让陈元十分新奇,厌烦中竟然隐含着几分痛快……
文会在庆龙城最著名的歌舞伎的歌声和优美舞姿中开始。
等到一曲唱罢、舞罢,李知愚首先挥毫。
待到李知愚停笔,蒋学政便迫不及待的拿起李知愚的新作,诵读起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今天是七月十五,月亮虽然不如八月十五的明亮,但也是月朗星稀,远处的涛涛岘江被照的如同晨曦初现的清晨。
这首诗比江大人所做高明了不少,就算比起陈元记忆中的那四百多首诗词,也能排个中下游,这倒让陈元对李知愚刮目相看起来。
陈元记忆中的四百多首诗词,那可是他前世中国古诗词的精华所在,李知愚能做出这个水平的诗词,足够名垂千古了。
蒋学政吟诵罢了,文士们纷纷拿起毛笔,沉思起来。
按照文会规矩,文士们要根据李知愚所做这首诗的题材和内容,赋写新诗,让李知愚品评。
陈元四处看看,发现附近有不少文士都在偷偷看他,就连身边的江子瑜也眼巴巴的看着他。
陈元认命的耸了耸肩,一把抓起了毛笔,一气呵成……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看着这短短的诗句,江子瑜美眸中异彩连连,她捧起纸张,快步跑上主位,献宝似的将纸递给了李知愚。
对于场中的诡异气氛,作为过来人的李知愚自然是一眼看穿,他微笑着接过江子瑜献宝般递过来的纸张,轻轻的展了开来。
李知愚对江子瑜的印象比较深刻,倒不完全是因为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江子瑜所做的诗词颇有灵性,颇勘造就。
所以李知愚对于江子瑜的献宝还是颇为期待的,他展开纸张,定睛一看,顿时浑身一震。
旁边蒋学政探头看了两眼,也露出震惊之色。
能做出这样灵性十足,意境悠远的诗句,如果不是妙手偶得,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大诗人!
李知愚拿着纸张端详了半晌,这才站起来,肃穆朗读起了这首诗。
短短的四句读完,整个会场变得鸦雀无声,不少人都沮丧的扔下了手中的毛笔。
这首诗在李白的作品中只算一般,但诗仙李白的大作,哪怕信手之作,也足以让普通人仰望。
https://xianzhe.cc/book/20493/498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