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玩具厂就玩具厂吧,到时候需要帮衬的地方你尽管说,我们能帮的一定帮。”
沈固笑着道谢,不过也解释了一下:“这厂子的大部分收益还是归国家的,因为我的本钱也不要出多少,所以厂子是公有制的,前期的建设是用不着人,不过厂子到时候会大量的招聘普工,我估摸着,各个工种的工人,最少需要六十名左右……”
谢国居没忍住,感慨了一声:“六十个人啊,这么多,厂子得有多大啊。”
他的养猪场也不小吧,可平时有十个人同时在,都觉得拥挤了,沈固办的厂子还最少需要六十个工人,那要是再加上管事的,外面跑业务啥的职位,又是好几个甚至十来个人。
这规模可不是小打小闹了。
众人吁叹了一会,沈固却开口说话了:“工人需求量大,可是我们需要招的口风比较紧,人比较忠厚老实的,要是爸妈你们有合适的亲友能做的,能吃苦的,可以介绍过来工作,至于福利,不会比盛达少。”
这里说的盛达,是本地的一个罐头工厂,福利是出了名的好,福利这一块是永远都压在四亚所有大小厂子的头顶上。
这不,八四年开始陆陆续续不是有省份上调工资了么,他们一个罐头厂子,也紧跟潮流,全员百分之二十的上调幅度,直接惊呆了一众人啊。
试想一下,本来三十块的工资,已经能够一家三口嚼用了,猛地上涨到了三十六,一个月多六块,一年可就是多了七十二块啊,这还只是拿三十块工资来对比,那些技术人员核心管理,上涨的钱就更多了。
要是按照沈固说的,福利不会比这个厂子低,乖乖,那是个人都想挤破脑袋进去了。
巧娟和谢国居回去的时候还寻思着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呢,谢琳琅在家里问他怎么那么笃定福利会好。
“因为福利什么的,我定,除了工作室和厂区的建设我可以交给他们之外,其他的事物上我有优先的决断权,不然这个厂子我都不想接。”
要不是有绝对的话语权,他半点都不想接这个摊子的,本来都要装病拒绝新任务的,想想要是纯粹装病其实也会无聊,还要想着别被人拆穿,太不自在,综合以上,才接了这个厂长的工作任务的。
要不然这次去京城,除了每个月一百元的工资和三十元的补贴照样拿,他交接了项目后还得了一笔陆万元的奖金,不仅如此,大约四年前的彩电技术和发电机技术,如今的分红他是一年能拿十万以上,他会缺那厂长一个月两百六的工资吗。
当沈固说完这些理由,谢琳琅哪怕自己也年收入几大千甚至破万说起来绝对不低,却也忍不住酸了一把。“你听过凡尔赛文学这个词吗?”
“那又是什么。”沈固再一次为自家媳妇的新鲜词汇所迷惑。
“就是一种明贬暗褒。”谢琳琅酸酸的说道。
沈固失笑:“这有什么好贬啊褒的,钱都存存折里交给你了,你忘了。”
谢琳琅嘻嘻一笑,哎呀不好意思了,她才是那个凡尔赛的。
在家里修整了一天,谢琳琅就上班去了,马上又是一年的年底,加上她离开一个多月,就算提前交接好工作,可还是有些问题需要处理,所以工作继续忙碌。
沈固也开始接触一些人,筹划办厂的事情和手续,谢琳琅知道他之前一直都是不耐烦这些琐碎,直接干大事的,不免好奇他能不能撑得住。
沈固的回答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不喜欢退,那就咬着牙上呗。”
男人不能说不行,还是他媳妇早年的经典语录之一么。
咋还问这个问题。
家里唯一没那么快适应的就是小新年了,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她在京城的日子和生活节奏,除了玩就是买买买,在托班又适应了好几天才恢复了往常的精神状态。
谢琳琅没忘了自己在京郊说过的话,于是在原有的那些下乡扶持的基础上,她开始不满足于这个片区的走动,借了公家的车,用自己的成绩和名头,多多说服明年的时候这些人按照她的计划进行养殖。
当然,她许诺会给一部分的扶持基金的。
在某些消息比较滞后的地方,她是举着那让自己感觉尴尬无比的报纸,给人家看上面关于自己的报道,再举着工作证明,对比自己和上面的照片,就是同一个人,才让一些比较偏僻的小村子的人相信了自己。
但是让别人相信自己,是谢琳琅的诚意,并不是代表她会随别人的需要任由索取。
她也会防备着有些人故意骗取养殖扶持金,所以列出了一些比较细节的条目,在源头上杜绝了这一块发展的可能性,最关键的是一家搞鬼,上下两代人都不会再得到农林的扶持,她代表的试验点也会彻底拒绝合作。
大棒加糖果的双管齐下,让她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扩散了明年养殖的规模和新用户的填充。
某天,开车回去的路上,谢琳琅就说这个阶段的开拓任务差不多了。
副驾驶座上的夏莹莹立刻拿了挎包里的资料表一一核对:“新乡,白象寨,陈村,庆阳镇,国安公社,后林镇郊区……啊,我们这个月竟然成功的增加了十六个村镇的养殖点,共计三十八户预签约养殖户。”
哎呀天啊,哪怕每户养两头猪,年底加起来算四百五十斤,三十八户,那就是……一万多斤的猪肉了,这还只是她保守估计,这个月说服的农户里面,有七八家都要养五头以上呢,有的还要几十只鸡仔鸭仔,有个养鱼的,要了三百尾的鱼苗。
要是都顺利长大出栏,哎呦,她都不敢想了。
谢琳琅嗯了一声,心道不仅如此,等明年大丰收那三十八户赚到钱尝到甜头了,明年年底签约养殖的人家会翻倍的增长。
这是有例子可循的,前面黄家村那些第一批接受她现身说法和扶持的地方,今年养殖的人数不就是翻倍了么,而且是翻三倍。
夏莹莹激动不已:“我都不敢想象,要是再过几年,四亚的养殖成果,是不是就能达到您三年规划里那种,买肉看心情,顿顿吃肉不少见的场景了。”
啊啊啊,作为小时候甚至长大后都没吃几次痛快肉的夏莹莹,最是能理解老百姓对肉的执著了。
没想到她现在正在参与这种“伟大”的项目。
真是让她想立马下车狂奔到农林局。
“几年后,说不定咱们四亚都形成了大规模的养殖圈子,能供应周边几个省市的肉类市场需求呢,你想想,上周我们去那个兔肉的养殖场,得到了什么数据反馈?”
“对啊,光是那兔肉养殖,都上万的规模了,一只兔子去毛也有两三斤,哎呦,真是……。”又想跳下车狂奔了怎么办。
这趟之后,谢琳琅就不去那些新地方了,专门做好新年前肉类市场的管控和各项检疫检查。
元旦这一天,各大门市家庭限购两斤,这跟去年过年的时候差不多,可限购下面写的却是猪肉限购,兔肉和鸭子家庭可凭户口买一只。
哎呦,这可真是,两斤猪肉,再来个家禽,往年过年都不一定搞得那么丰盛,今年过个元旦就有那么多的肉,要是过年的话,岂不是……
各种幻想把四亚的居民们给美的不行。
于是,大街小巷的,时不时就听到这样的对话:
“那个排骨给我来两斤,对,我就要排骨,别的不要。”
“我要那个,肥一点的,哎呦你切歪了。”
“啊,就剩下一斤半了,那搭一根棒骨给我吧?”
“兄弟,高抬贵手,我也赶着买回去炒菜呢,你让我半斤?”
https://xianzhe.cc/book/19385/490499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