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这差事崇祯皇帝是交给了他,但兵部压根就没找到懂兵势还通蒙古语的官员,不得已他还是去了礼部,毕竟礼部有专门的学堂培养下级通译官员。
通蒙古语的大使、副使有六人,但他们一个个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宁愿告老还乡也不愿接下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开玩笑,从京城到青海至少有三千多里,一路上不知道要度多少条河、翻多少座山、遇到多少土匪强盗,用九死一生都不为过。
况且那蒙古部落向来敌视我大明,倘若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人儿,被人一刀给宰了,找谁哭去?
人就这么五六个人,还有三个都五六十岁了,真让这三个去怕是走着走着就走没了。
洪承畴也知道这差事既危险又辛苦,再加上倘若执意强迫人去,这时候又没有监控录音什么的,人家出去转悠一圈随便猫它几个月回来就说事儿没办成,他也不能把人怎么样。
于是只得与礼部尚书范景文商量,最终选择让剩下的三个人提条件,只要能把事儿办成,一切好商量。
最后敲定大使由礼部主事顾小佳担任、副使则由礼部仪制清吏司的辛一博担任,二人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顾小佳狮子大开口要了一处户部查抄出来空置的豪宅,辛一博更干脆,事前啥都不要,倘若事成之后则要赏银三千两,并希望得到升迁的机会。
洪承畴几乎是皱着眉头应下了此事,一应的文牒诏书早就备好,又反复交代了崇祯皇帝对蒙古人的大致方略后,第二日二十二人的使团便离开了京城。
诚如洪承畴所言,此时的使团确实已经抵达了青海湖以东不远处,只不过与刚出京城时顾小佳二人的意气风发文质彬彬相比,此时的二人蓬头垢面、满面疲态,二十二人的使团也只剩八九个人。
据顾小佳统计,从京城到西海(青海湖),使团共遭遇马匪七次、流贼四次、沙尘暴十三次,有次副使辛一博甚至大腿中了流贼一刀差点交代在陕西。
不仅如此,使团由于一直在赶路,经常露宿野外饥一顿饱一顿的,晚上不仅要防土匪流寇,还要防狼群袭击,若不是二十个兵部派遣的老兵誓死护卫,怕是连携带的朝廷信物都要被抢走。
“老顾,再有两日估摸着就能到西海了,咱心里挺没底儿的,今年初咱大明还与他们多有交战,你说那虎墩兔憨会不会直接把咱们俩给砍了?”辛一博啃了一口生硬的馕饼道。
……
PS:林丹汗,孛儿只斤氏,名林丹巴图尔,汗号为呼图克图汗,明朝人十分亲切的音译为虎墩兔憨。
https://xianzhe.cc/book/18943/457305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