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谢少爷赏赐,那老奴这就回去赶工了......”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老赵高兴的回去找几个徒弟去了,涂霖点点头,转身继续陪弟弟妹妹们玩耍。
临近年底的时候,涂凌突然告诉涂霖他已经到了弱冠之年了,涂霖表示诧异,按照礼法上说弱冠之年不都是长到二十岁么?怎么自己还未到二十岁怎么就弱冠了呢。
啊,对,自己过糊涂了,今年确实二十岁了,既然二十岁左右都算弱冠,那就弱吧,反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负了这么多年的责任,从建宁元年秋开始他少有清闲,弱冠了这一切都名正言顺了。表面上看才二十岁,实际心里年龄都快四十了,弱不弱冠对他来讲都一样,无非是多一个表字而已。
弱冠之礼麻烦着呢,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祖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叫“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古人认为成年后,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称呼。
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在乡有官位者)和乡先生(退休乡居的官员)。
为了涂霖的冠礼,大伯照顾着老族长亲自从南阳赶了过来,本来父亲涂凌主持就可以,可是不知道他们怎么商量的,老族长要亲自为涂霖授冠礼,寒冬腊月的,从南阳赶到雁门,路上得遭受多大的罪啊,可是到了冠礼上,老族长笑的跟个弥勒佛一样,眉宇间显得特别的有精神气,一点都不像年过花甲的老人。
最后由长者授字,这一点涂霖不能让了,其他的礼仪制度怎么办都可以,唯独授字他坚持用本师俩字。无他,多一个念想,本师这俩字是前世父母取的,既然来到后世,身体是这一世的父母给的,名也是爷爷取的,那表字就必须得用前世父母给的。
老族长和父母也没意见,儿子坚持的事情都是重要的,叫本师就叫本师吧,老族长和大伯也不走了,在雁门郡待到年后,清明寒食前能回到南阳祭祖就可以了,大冬天的让老头来回折腾也不是事儿。
谁知,年后关羽也要进弱冠,他们家里两三代人就研究一本《春秋》,关羽喜好读《春秋》也是家里遗传,他爹和他爷爷就会这么一本书,关羽是在涂霖的逼迫下,这才学习其他知识,读其他书籍,不过关羽还是随身携带一本《春秋》,时不时要拿出来翻上几页。
关羽弱冠的原因狠简单,他媳妇怀孕了,关家就关羽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关羽的媳妇怀孕对于他们家来讲绝对是一件大事,传宗接代总是最重要的。
“十五六岁就要有孩子了,也不知道会生个什么出来!”涂霖不由的腹诽着,关羽是他的贴身长随,受邀出席冠礼的都是左邻右舍的庄户,唯独涂霖这么一个贵人,因此为关羽的冠礼添彩不少。
涂霖随手甩了一块玉佩出去,不是给关羽的,是给关羽未来的孩子的,关羽跟随了这么久,钱自然不会少的,冠礼成的时候摆了一桌子丰盛的酒席,就是涂家出产的酒太贵了,他这小门小户的还买不起。涂霖是一个体贴下属的主子,他从家里带来几十斤,该吃吃,该喝喝。
云长,这就是关羽的表字,至于那个“长生”俩字早早的就被排斥掉了,关羽未来是要做将军的,勒马封侯也说不定,表字是长生,那多让同僚笑话。
“云长,今年你就别跟我出去了,在家好好的伺候媳妇,等孩子生下来了,你在继续跟着我。”人家媳妇都怀孕快两个月了,这时再让人家跟着自己东跑西颠的,还要行侠仗义,太不人道了,与他的做人原则有冲突。
“少爷,胡氏有爹娘照顾,小的是您的贴身长随就应该跟随在您身边,不碍的。”
“让你伺候媳妇就伺候媳妇,今年我的事儿都安排下了,不出去行侠仗义了,你家里让你十五岁就弱冠,那就是想让你有担当,伺候媳妇,传宗接代就是你的当前要务,再说我少了你这个贴身长随日子还不过了啊,滚蛋,再敢啰嗦小心我踹死你......”
https://xianzhe.cc/book/1682/36443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