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立棺内有危险!
这是许天川原本就已经预料到的。
只不过没有想到这危险来的如此猝不及防。
还好关键时刻凭借着玄阴游龙术,从中脱困了出来。
与此同时,刑常也从另一个方向快速的摆动着四肢,身体从蛙泳的姿态,从这片血水的笼罩中游了出来。
呼噜噜……
可能是因为太激动的原因,刑常冲着许天川张口,吐了一连串的泡泡,貌似这才意识到说不了话,立即重新闭上嘴,又冲着许天川激动的连续用双手甚至是双腿也一起并用上比划着。
许天川知道刑常这是什么意思,他也预知到了青铜立棺内有危险。
许天川同样表情凝肃的冲着刑常比划了一个手势,示意刑常尽量离得远一点。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刑常基本上帮不了任何的忙。
旋即,许天川再次扭头朝着青铜立棺的方向看去。
原本许天川认为,从青铜立棺内流淌出来的这些猩红的血液在水中稀释下,会快速的向四周扩散,等到完全扩散开之后,就能看清楚青铜立棺内到底是大祭司姒爻,还是鬼姑神。
至少从刚才隐约看到的黑色影子来看,不太像是一个人影,更像是一个异状的怪物,也就是鬼姑神!
但是让许天川没有想到的是,从青铜立棺内流出来的这些猩红的血液在与水稀释扩散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动了!就好像是血液突然间在水中凝固住了一样。
以许天川现在的视角来看,就像是一团猩红色的血雾在水中将青铜立棺裹在其中。
“这特么是什么情况?”
许天川诧异的瞪大眼睛,这根本就是违背常理的!
不仅仅是许天川,就连刑常看到眼前的一幕,也感到非常诧异的惊呆在远处。
如果这红色真的是血水的话,不应该是继续在水的稀释下向四周扩散的吗?
怎么就凝固住了?
因为血水裹着青铜立棺在水中凝固,根本看不到里面是什么情况,再加上幽天剑失手丢在了里面,所以许天川一时间也不敢轻易贸然的再冲进去,只能在外围静观其情况,同时提高着警惕,随时准备应对一切可能存在的突发情况。
在许天川内心的想象中,刚才那个黑影肯定会自己从里面冲出来。
但事实上却完全超乎了许天川的想象和预料。
就这么双方足足僵持了长达五分钟的时间,猩红的血水内仍旧没有任何的动静和异样,刚才那个黑影也没有从里面冲出来,好像是要故意躲在里面,在跟许天川躲猫猫。
还是说有别的意思?
世事无常必有妖!
诡谲!
情况实在是太诡谲!
难道就要这么一次僵持着?
许天川看着眼前的血雾就像是一团谜,内心不祥的预感越来越远强烈,并且同时还在内心暗骂:“他奶奶的,大不了就是一死,出来干就完了,躲在里面畏畏缩缩的算个熊?”
虽然刚才已经一次性服下了五颗龟息丹,就算是能在水下闭息五个小时,但是里面的东西如果一直躲着不出来的话,五个小时的时间说长也不算长。
另外在这个僵持的时间,许天川虽然在警惕的静观不动,可心里却没有闲着,并且趁这个时间做了一个非常专业和仔细的分析。
虽然说世事无常必有妖,但凡事有因也必有果,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也是经过古人几千年实践的。
青铜立棺内存在着大量的血液,并且在密封做得很好的情况下,从血的殷红颜色来看,至今还都是鲜的,也就是鲜血。
那么当时为什么要在青铜立棺内放入这么多的鲜血?
这肯定是跟葬法习俗没有一毛钱关系的。
如果许天川猜的没错的话,应该是“以血养尸”。
一说到“以血养尸”,肯定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用鲜血来养粽子,在固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来给尸体注入新鲜的人血,目的是将粽子炼成之后归己所用,听其调遣,而且这种以血养尸的粽子非常的凶残,算是练尸术的一种。
但以血养尸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定义,不过因为太玄乎,所以鲜有人知。
在‘以血养尸’的另外一种定义中,通俗的来说就是把新鲜的人血放置于容器当中,然后在将人活活溺死在里面,精准的来说应该是自己跳如盛满人血的容器中,把自己给溺死,也就是自杀。
被鲜血溺死,这听起来就感觉十分的新鲜。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长生’!
当然了,这只是另外一种非常极端的‘长生’方式。
这就等于粽子,其实从某方面来说,也是‘长生’的一种。
据说因为是被鲜血溺死的,即便是身体已死,但是在鲜血的沉溺下就能保住灵魂不会出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新鲜的血液具有一定的特殊营养成分,尸体一直浸泡在其中,就能保证身体不腐。
不仅仅只是身体不腐,就连内脏都不会腐烂。
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证血液始终都是在新鲜的情况下,一旦是有任何的变质或者细菌入侵感染,那尸体也必然会跟着一起完蛋。
灵魂不出窍,尸体内外也都不会腐,这就是所谓的一种非常极端的‘长生’!
只要鲜血不变质,别说三千年了,就算是万年都不是问题。
很显然,这青铜立棺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当棺椁被打开的时候,里面的血液都是新鲜的,只有新鲜的血液才是殷红色的。
“那这么做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一点其实也非常好解释。
许天川依稀记得第一次在上面发现的带有自己名字的甲骨文卜辞。
棺椁的主人将自己用这种极端方式‘封存’起来,就是在等着自己,等着自己来到这里!
呼……
也就是这时,突然眼前一团殷红的血水出现明显的暗流涌动,看上去好像是棺椁的主人在里面搞鬼。
https://xianzhe.cc/book/16703/492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