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梁上下来的林亦心平气和。
那种刚得知自己穿越时的无所适从,已经基本消失殆尽。
房梁上的那一张小存折,一千二百块钱,就让他在这个时代,拥有了底气。
他翻出了已经照着张鑫佳课本“翻版”好的历史书,开始耐心的看了起来。
考试前的那种突击学习,虽然有用,但却像是无根浮萍一样,建不起高楼大厦。如果想要历史成绩,真的达到理想状态,还要耐心细心,夯实基础,从最基础的内容看起。
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但是做得来的却不多。
林亦恰好就是那少部分能做得来的人。
冬日午后的暖阳,斜射进入窗子。
那些平时看不见的灰尘,此刻像是发亮的小精灵,无规律地自由跃动。
书中无日月。
还未到下午五点,太阳就开始落下了山,屋子里那种暖洋洋地感觉,也逐渐消失殆尽。
该烧火了。
林亦先把一大张报纸撕成小拇指粗细的纸条,蓬松地铺在炉子里。然后拎起斧子,将大块的木头,劈成筷子粗细的引火柴,横七竖八的摆在纸团上。再往上面放一些更粗的木瓣,再网上才是一些碎煤渣。
“呲啦。”
他划着一根火柴,火柴头上的橙色火光,点燃了报纸条。
与空气充分接触的报纸条,瞬间就化为了熊熊烈火。
筷子粗细的木条,先是被烤焦,然后才被点燃。
“噼里啪啦”地声音密集地响着,下面的报纸条已经变成了一撮冒着星星点点的余烬。
婴儿小臂粗细的木瓣都点着,能看到析出的油脂的同时,竟然还有一条条火舌顺着木头的纹路喷射出来。
一半的木瓣都几乎化为了黑炭,炙热的火焰,才点燃那些碎煤块。
碎煤块的燃烧稳定很多,小一分钟都没到,就把上面的大煤块,也给点燃了。
林亦观察着炉内的多级点火,竟然觉得颇为有趣。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每天都要强制性重复的工作,做得多了也就无趣了。
但是,日后真想点一次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林亦往炉子里填了两锹煤,坐上水壶,就继续看起了书。
事实上,一册教科书上的内容并不多。老师讲的看似是书上的内容,考的好像也是书上的内容。
但实际上,包括语文在内的文科科目,更多的是想要通过这些内容,教会学习者一套思维体系,一套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薄薄的一本课本,才会学习几个月的时间。
林亦复习这些课本,省去了重塑思辨体系的麻烦事,举纲目张,只要将课本里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点记住,应试成绩就能再提高一个台阶。
相比于那些没有KPI考核,没有目标,只能漫无目的的做,做好做坏也不知道的工作内容。
林亦还是蛮喜欢上学考试这种目的清晰,简单明了的事情。
他放下手中看完最后一页的历史课本,翻开笔记本以时间线为轴线,开始默写需要明确记住的内容。
二十分钟后,林亦默写完毕,再次翻开课本进行对照。
基本无错。
他知道自己这套复习方法行得通。
https://xianzhe.cc/book/16232/384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