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县,驿馆中。
如今在驿馆内住的是天子使者刘琬,及其的一众使团成员。
刘琬此来是奉了天子之命敕封孙翊为吴侯、昭武将军及会稽太守的。
他一行人五月中旬从许都开始出发,路上虽有士兵保护,但使团中多得是文人,经不起长时间的旅途奔波之苦,
加上这一路上数千里地,盗贼匪寇遍布,又有他有意拖慢行程,所以他这一行人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直到七月初才踏入淮南地界。
在经过合肥时,扬州刺史刘馥盛情款待了刘琬这一行人,就这样又耽搁了一段时间。
在刘琬开始启程朝庐江进发时已经是七月中旬,那时候孙翊早就到了毗陵了。
到达庐江后,孙权盛情的款待了刘琬,并派人加急去通报孙翊。
孙翊是知道天子派出了使者前来敕封他的。
一般天子使者出发前,都会派出人提早到地方势力去通报此事,为的就是地方势力做好准备迎接使者来临。
这一点在曹操奉立刘协之后更为常见。
不然一些地方势力就跟贼窝一样,可能天子使者还没见到势力主君,就被势力的手下给抢劫了,这种事又不是没发生过。
例如那关中,天子使者被抢好多次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孙氏在许都也是留有许多探子的,这件事早就有探子快马报给了孙翊。
在知道许都有使者前来敕封他之后,孙翊还是很开心的。
毕竟全天下群雄除了袁术那个二傻之外,在表面都是服从刘协的统治的。
刘协就是大义。
当初孙策能从袁术势力中名正言顺的脱离出来,就是因为袁术称帝,孙策表示强烈谴责,借机以不顺从叛逆,归顺王室之名才做到的。
而且自从曹操迎立刘协之后,孙策是最早遣使上贡的地方势力。
尊刘奉正,以讨不从。这是张纮为孙策定下的最重要的政治策略。
孙策一直在很忠实的贯彻着这个政治策略。
孙翊继位后也深知大义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所以他继位时第一件议的事,便是遣报奏请天子允许他袭爵。
现在让他一直挂怀的一件事终于有了结果,他心中自然是开心的。
而且据报他老师张纮也在使团之中,孙翊更开心了。
这可也是一位大才呀。
论功劳,孙策早期所有的战略几乎都出自他手,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江东。
论地位,张纮与孙家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孙策对张纮的情感也很不一般。
当初孙策决意进取中原时,不少臣子都有劝谏,因为那时曹操还在许都,他的主力部队也还在许都,但孙策最后还是乾坤独断了北进之事。
若那时张纮在江东,他一定能劝住孙策。若孙策遇刺时张纮在江东,托孤之臣中一定有他,而且他也必定是托孤重臣之首。
孙策更不会对张纮说出“君可自取”这样的话,因为孙策深信张纮绝不会背叛他。
有他在,他才是江东第一文臣。
现在是孙翊继位,一切更不必说了。
孙翊的原意是他正好要在庐江待一段时间,按照正常的脚程,使团应该赶得及到庐江。
他受封完后,把那使者赶回许都去,他就带着张纮一起南下平叛,有个人在身边参赞军机,孙翊也能轻松不少。
结果没想到,刘琬这个天子使者一路上走走停停的,这里参加饮宴,那里拜访名士,导致到了七月初,孙翊还没看见整个使团的人影。
孙翊要不是没听过刘琬这个人名,还以为他以前是不是被自己吓到过,弄的很怕见到自己一样。
使团还没到,但讨伐山越的时机已到,孙翊只好先率军南下了。
等他到了毗陵在筹思决战山越之事时,孙权报讯给他,说刘琬的使团到达庐江了。
孙翊一方面在心中吐槽老曹派出的这什么使者,另一方面只能下令给孙权,让其派兵护送使团到吴县,等自己讨平山越后再受封。
接到孙翊的命令之后,孙权对使者刘琬委婉的表达了孙翊的意思。刘琬满口答应,他本就想晚点见到孙翊,孙翊的这个安排正合他意。
于是乎这个慢吞吞的以刘琬为首的使团,在孙权派兵的护送之下,在七月底就又辗转来到了吴县,这一住也是将近半个月。
刘琬虽然一直想逃避见孙翊,但是有些事是逃避不掉的,近来在吴县疯传的孙翊毗陵大胜一事,更是让在驿馆中的刘琬一筹莫展。
整个江东皆因为孙翊毗陵一战大胜而雀跃欢喜,但凡事无绝对,除了江东境内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希望孙翊战败之外,身为天子使者的刘琬也希望孙翊战败。
而刘琬希望孙翊战败,与他一开始故意拖慢行程的心思,出发点是一致的。
这年头,天子使者不好当呀。
天下间有两个地方,是刘琬最不想去的,一个是关中,另一个就是江东。
不想去关中是因为关中兵祸连结,西凉军阀割据,羌乱又严重,去那里人身安全很受到威胁。
至于江东,虽然这里时有山越作乱,但之前每次天子使者来,孙策都会提前派兵护送入吴县,所以人身安全还是很有保障的。
但来这里,主要是精神上受到的打击很大。
而这精神上的打击,诱因来源于如今天子使者的一个权力。
汉末以来,天下崩乱,朝廷时有派出使者出使各方抚慰各地诸侯。
但正因为礼崩乐坏,各地诸侯骄横不法,所以往往朝廷使者传达敕封诏令时,诸侯多有不满者,这时候使者的人身安全就很受到威胁了。
当然,明着杀天子使者这种事,就连当初袁术也不敢做,他最多也只是把天子使者马日磾软禁起来,直到把他活活气死而已。
但在这礼崩乐坏的时代,各地匪祸层出不穷,盗匪杀了使者总不能怪到诸侯身上吧........
汉末以来,中央出使各地的使者多有意外发生的,理由千奇百怪。
就算朝廷知道是各地诸侯作怪,但是人家没有明来,地方诸侯一个个又拥兵自重,就连中央都忌惮不已,多以拉拢为主。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李傕、郭汜执政时,渐渐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使者对地方诸侯进行敕封时,如果地方诸侯有不满之意,天子使者有一定的临机专断之权,也就是说可以适当提高所敕封的位分。
另外如果使者是持节出使的话,那几乎就是等同于天子,除了三公不可授拜之外,以下的位分使者都有权授拜,而朝廷是会承认这些授拜并且背书的。
例如马日磾当年奉命持节安抚关东诸侯,他就以使者的身份,持节敕封了袁术为左将军。
左将军乃是极贵重的将军称号,只在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将军称号之下。
甚至马日磾还有权敕封袁术为阳翟侯,这是县侯,算是侯爵中的最高级了。
后来袁术见这个持节授拜这么好用,便将马日磾扣留在了寿春,并且召集了军中一千余人,让其用使者的身份授拜官爵。
然后活活把马日磾气死了。
曹操奉立天子刘协之后,虽出于惯例,默认了天子使者有一定自主的授拜之权,但不代表天子使者们可以随意敕封授拜他人。
如果他本意只是敕封孙翊为昭武将军,结果刘琬敕封了孙翊为左将军,曹操为了维护汉室的威严,是会承认这个结果。
但等刘琬回到许都后,等待他的绝对是曹操的秋后算账。
那很可能是会面对死亡的。
本来随着曹操近几年讨灭了不少地方诸侯,最不要脸的如袁术、吕布等诸侯已经覆灭。
https://xianzhe.cc/book/15212/355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