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又萌生了写作的念头。
白天干活,晚上写书,结果我爹对我所有的不满都一股脑发泄在写作上,几乎没有一天不骂人的。
最后一次,我凌晨时分刚更新完,他开始骂,两点半三点还没停。
第二天,我就买了一张车票,走人了。
带着1000块钱,在外面租房、找工作、写书,过了一年。
虽然过得紧巴巴的,比不上家里,但是胜在心中舒坦,耳朵清净。
一年里,我妈天天给我打电话,催我回家,说我爸不反对了什么什么的。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了,哪有那么好骗。
即便回家,最多好那么三天,三天后还是一切照旧。
不过这时候我妈说,家里买房子,得让我去签字。
没办法,老老实实回家了。
然后身份证交上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还回来,想走都走不了了。
之后创世建站,开启DNF征文活动,我的心立刻就热了。
当时人在山西我四姨家玩,立刻收拾行李回家,开始动笔码字。
这本《缔造》写了两年多,420万字。
成绩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怀,给十年阿拉德征程画上一个句号,给阿拉德的爱情故事一个结局。
感觉自己不年轻了,就走进了婚姻。
那时候还在写着一本书,不过媳妇觉得我不务正业,恰好那本书成绩惨的不行,就又太监了。
成家立业,是时候开始踏踏实实做事了。
之后有了孩子,找了个工作,开始了平淡的生活。
然而,光靠上班的工资,够什么用呢?奶粉尿不湿都不够。
父母那边,也不帮忙哄孩子,也没帮衬的意思。
我上班,媳妇辞职带孩子,尿不湿都快买不起了,别说后面奶粉钱,上学什么的。
所以,又开始了写书这条路。
这就是《低配版系统主神》诞生的由来。
梦想和情怀都已经淡了,更多的是为了生活的压力。
之前还琢磨着,这本书完结的时候立刻上新书,还能再给新书广告一下,引流点人气。
可是四月那个风波一出,我心中也没底了。
恍然发现,以前的自己看问题、想事情都太简单了。
专注于一件事是好的,但是过于专注会导致视角变窄,视距变短,进而影响格局。
脱出写作这件事,脱出起点这个框再看问题,又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回头看自己准备的新书。
似乎依然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火的潜质。
或许开书的话,也会有一定的成绩,如果全力肝一下,成绩还会有点小进步。
可是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小进步,小成绩了。
我不希望几年后,写感言的时候,来上一句“20年了,我还是个扑街”。
人,总得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也得,出一些不一样的成绩。
回顾过去,总是在闷着头写书,网上此处扒拉写作经验,形同闭门造车。
4月的时候,一个书友兼作者跟我说,他家里反对他写作,把他赶出门了,他身上只有一万块钱,租房子一个月两千,再买个电脑没钱了,过不下去了云云。
他的处境让我想起了11年的我。
我当时揣着1000块钱离家出走,去大学里关系最好的同学那落脚,就这还被他坑了一半。
于是我说,你真心想坚持写作的话,来我这里吧。
以前我爷爷奶奶住的院子有个单间,里面装修过,环境不差,水电齐全,有空调冰箱电视,还有个小院,我把我的台式机给他搬过去了。
房租象征性收了200,水电自理,生活成本和写作成本都压低到了极致。
大纲,金手指,剧情脉络,都跟他一起讨论过了,甚至开头都给他弄了一个,让他照着写。
勤快一点,一个月上架混全勤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三个月过去了,这家伙写了0个字。
真的是0个字。
第四个月,他走了。
然后再没有和我联系过。
有些事情吧,很敏感。
不好去问。
也不想去问。
问了也是白问。
有些人是被外界环境限制,空有一颗写作的心却处处受缚,做不出成绩,所有人都说他不务正业。
而有的人,只是为了借写作之名逃避生活、工作、家人,整天假装努力,实则自甘堕落。
有时候,失败的太多了,连自己都弄不清自己是哪种人了。
新书的话,我是迟疑了。
一个是我的时间、心态、环境没有改变的话,就等同重蹈覆辙。
《低配版系统主神》开头成绩很不错的,可是因为外因导致中途质量下滑,一蹶不振。
还有一个是我个人的内因。
写作能力欠缺。
这不是勤奋和努力能够弥补的。
技巧这种东西,确实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来。但那是无以计数的实践。
而技巧这种东西,对于成功的先行者而言,一文不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我觉得我走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
12年没能趟出一条路,确实应该坐下来休息一下,总结一下,反思一下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依旧在努力,努力的提升自己。
写一个新书开头,两三万字,给大佬过目,逐字逐句纠错,找出深层次的缺陷和不足,然后重写。
我不怕失败,不怕重来,怕的是失败和重来的无限循环。
正如我在这本书中写到:世界的本质就是重复。
99.99%的人都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自我。
只有0.01%的人能够跳出这个循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也想成为那万分之一。
沉寂不是为了离去,而是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为了归来时,能够有底气冲击神坛,证得大道。
顺便打个广告,之前书群被内鬼炸了,新群号:1098391422(一零九八三九一四二二)
爱你们的大秦小兵,2020-9-3
https://xianzhe.cc/book/1458/335847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