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分。
天气渐渐转凉。
正当秋收时节,需要及时收获、上仓。
毛概学社经过这几个月时间的传播,已经把第三个盐丁村子盐仓村彻底消化,给盐仓村的盐丁老百姓进行了开智。
王由桢也完成了对于二弟子薄珏的教导,把数理化初中教材教给了他,剩下的就是看他自学了。
检查完大弟子焦勖和二弟子薄珏这段时间以来的学业,王由桢便离开了茅草屋学堂,前往了水力纺纱厂和水力织布厂附近的仓库。
这个仓库是最近修筑出来的,用的全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看起来要比周围村子的土和茅草屋富贵很多。
只不过这间仓库不是用来住人,是为了更好的储存纱锭和棉布,耗费了足足将近三四百两银子修筑的一片很大的青砖绿瓦仓库。
王由桢走过索桥,穿过河水湍急的潍水,来到了位于潍水岸边同样是青砖绿瓦的仓库。
看门的门房是三个村子里的一名孤寡老人,年纪比较大了,又没有一儿半女的。
王老爷子便给他找了一个看门的营生,让他有了一条活路。
孤寡老人瞧见王家的长子长孙来了,赶紧把偏门给打开了,让王由桢走进了这座青砖绿瓦的仓库。
来到仓库的院子里。
没内院墙,也没有捶拱门,更没有假山水池。
只是一片宽敞的大院子,院子里开了一口水井。
这个水井一是用来防止走水的情况,二是用来给院子里的门房和青壮盐丁吃水用的。
宽敞院子两旁分别是储存纱锭的库房,以及储存棉布的库房。
王伢人正在储存棉布的甲字库,勘察里面的棉布情况。
王伢人瞧见侄儿王由桢过来了,把手里的账目交给了娘子,带着侄儿走向了正北的堂屋。
正北的堂屋里面摆放了一些官帽椅,王伢人坐在主位上,王由桢坐在下手的位置。
两人的手边都有一些粗瓷茶具,各自倒了一杯茶叶末子。
王伢人放下手里的茶杯,首先开口说:“两家水利工厂的棉布买卖越来越大了。”
“需要的棉花也越来越多,现在每个月需要的棉花大概两三百担。”
“两三百的棉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担等于一百斤,也就是说每个月需要两三万斤的棉花。”
王伢人瞧见侄儿王由桢露出深思的表情,继续说道:“咱们以前买的棉花基本上用得差不多了,两家水利工厂要想继续生产,只能继续买大宗的棉花。”
“但咱们的纱锭和棉布这么廉价,对外宣称是因为佛朗机商人从倭寇那里运来廉价的棉花。”
“咱们真要是一直在鱼儿镇买大宗的棉花,时间久了肯定会引起符烟山响马的怀疑。”
王由桢对于二叔掌管两个水利工厂,比自己亲自掌管都要放心。
二叔亲自说出这件事了,想必是已经有了解决的对策。
要不然也不会在今天喊自己过来,现在都是八月秋分时节了。
已经到了秋天了,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的时候还是早春,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了。
https://xianzhe.cc/book/14328/355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