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汾阳笑道,“陛下仁德,近些年我安阳风调雨顺,民心大定,可谓太平盛世。”
“朕就是听多了那些士子们的歌功颂德,才想着宣你入宫,怎么下了战马的徐汾阳,就少了那睥睨天下的豪气。”刘德舆接过内侍递来的一小盅甜品,尝了一口,“快送与晋王尝尝,今日的银耳莲子羹熬的香浓软糯,很是合朕胃口。”
晋王父子谢恩后接过甜品,见徐庆芝吃的香甜,刘德舆笑道,“庆芝这是肚子饿坏了么,吃得这般急。”
“回陛下,臣奉旨喝羹,不敢不快。”徐庆芝一心早些回去,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这小子,从小便是油嘴滑舌,”刘德舆将最后一口羹汤吃完,交还给候在一旁的内侍,“听说你前些日子去那京郊与人恶斗一番,差点丢了性命?”
果然还是问到了这个问题,徐庆芝暗自庆幸自己早已想好了说辞,“臣那日便装出游,被贼人偷了钱袋,一路追踪之下去到京郊那贼人老窝,谁料那群人武艺高强,臣力斗不敌,想来是些宗门之人,当年被扫平山门后潜入京城伺机报复。”
“哦?是吗,”刘德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既然那些宗派之人还不老实,那隔些日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朕再派人敲打他们一番便是。”
徐庆芝巴不得赶紧结束这个话题,心里暗暗道,死道友不死贫道,诸位道友,对不住了,在下今后每日吃斋念佛,为你们祈福诵经。
“这几日外邦诸夷皆派出使臣进京,说要给朕送上贺表,要尊奉朕为草原上的天可汗,”刘德舆拿起一本奏章,扔给内侍,“念。”
内侍打开奏折,念道,“臣北蛮拓跋崇明启,阶缘北莽,斗绝一隅,干运冒犯,渐苒历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天威既震,人鬼归能之数,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以从命。”
“庆芝说说,有何想法。”刘德舆微闭双目。
“这降表写的倒是情真意切,”徐庆芝想了想,“不过以臣与他们多年往来之经验,此时上表请降,绝非真心,必是其内部叛军又起,这拓跋崇明不过想借我安阳王师之手清除异己罢了。”
“不错,”刘德舆笑道,“这拓跋蛮子提出借精兵五千助他平叛,平乱后当上表奉朕为草原共主,你以为可否?”
“陛下,臣以为倘若他真心邀咱们出兵,咱们就率精兵入草原,但不能随了他的愿彻底平叛,将那叛军击溃后,我安阳便来一招养寇自重,拉一派打一派,直让整个草原彻底四分五裂才是正道,让他自相残杀,咱们坐收渔翁之利。”徐庆芝沉吟道,“这北蛮控弦之士百万,也确实该敲打一番了,否则必是我朝心腹大患。”
刘德舆听闻此言,大笑道,“此计甚妙,那此事就落在你身上,如何?”
徐汾阳闻言大惊,“犬子旧伤未愈,此次又死里逃生,还望陛下收回成命。臣愿替庆芝出征塞北,必凯旋而归,以宽天心。”
刘德舆起身负手而立,“汾阳,你我都老了,这天下,终将是这些年轻人的,”言语之似是有些萧索。这些年的勤政,给他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负担,这些天更是彻夜难以入眠,医官们进了无数的方子也不见好转。
仿佛是安阳王朝的宿命一般,除了那传言中羽化而登仙的高祖皇帝,之后历任天子均没能熬过五十之数,民间隐隐有传言道安阳王室命格不足以享有这国运加身,这才代代短命。
“可是,”徐汾阳仍想辩些什么,徐庆芝近些年身子骨弱的厉害,那塞北苦寒之地,也不知能不能熬得住。
“不必多言,朕意已决。”刘德舆一国之君的气势让人不敢直视,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的斜睨着座下的晋王父子,“好生修整,半个月后便领了你徐家虎符,出征去吧。”言毕不待二人答话,转身便走,在一旁候着的内侍忙不迭的跟上,抽着空对徐汾阳递了个口型,仿佛是说“快谢恩呐”。
徐家父子面面相觑,徐汾阳无奈的叹了口气,“臣领旨。”
听着里头的刘德舆半天没动静,心知陛下已经不会收回成命,只好带了谢完恩的徐庆芝出宫回府。
(本章完)
https://xianzhe.cc/book/14035/327228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