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瑧当年扶贫的那个小山村里就有古染坊,每年都要打靛染布,她看过几次,加上翻书查资料,大致的配方配比是知道的,就是没有亲手去调配过。
“村里荒地不少,有些是在山岭,大姐夫若是有办法将之买下来,种上蓼蓝草,再建个染坊就行了。”
这事儿要怎么办她不会再插言,给方子是看在大姐的面子上,有这个方子,至少大姐在婆家有了立足的根本,也有了养育子女的资本。
之前不给,是她觉得大姐夫家的两个兄弟和妯娌欺人太甚,她不可能以德报怨去造福那一大家子。
现在大姐夫跟兄弟分了家,要提携谁就是他说了算,而大姐作为当家主母,说的话大姐夫也得掂量掂量。
没把方子给二姐夫,是因为二姐夫的脑子可没大姐夫灵活,再说他自己就有一门极好的手艺,养家糊口绝无问题。
大姐夫没有说话,在心里琢磨了好一阵,打算找人探探这方面的市场再做决定。
临走之前还跟二姐夫一起,帮着家里好好收拾了一下。
豆豉作坊建得很快。村长本来跟镇上关系就不错,他老人家出面拿下了那个会馆的地契,然后改建又是照着魏瑧的要求来的,没一个月,作坊里外就都收拾好了。
重建的这段时间,女人们也没闲着,村长大儿媳妇带着好些女人收了整整一粮仓的豆子,目测能用上三五个月。
这豆豉作坊一建好,就给镇上带来不少人气。
首先是做竹篾生意的,见天儿的往作坊里送竹筛。
其次蒸豆子还要大蒸笼,还有柴碳等消耗品,所需都不是小数。
送货来的人到了镇上,又想着带点什么东西回去,一来二去镇上小商小贩们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有了人气,有了流动的资金,镇长见天笑得见牙不见眼。
等到第一批豆豉出来,有商队慕名而来,品尝之后就直接下了大单,将第一批货打包拉走。
有了开门红,后面的交易慢慢多起来,南来北往的商队也顺理成章的带活了小镇。
不说别家,就是魏瑧家的汤粉店生意都好不少。以前只是赶集的日子能卖多些,现在日日都要多备货,自家做的粉不够卖,还得出去定做豆粉和荞面。
月底盘账,二花手都在抖。
“怎么,怎么会这么多?”
平日里还不觉得,汇总了一算,额滴娘啊,这一个月的收入能抵以前爹娘在世时一年的收入。
二花,二花激动之后居然嚎啕大哭起来。
三个小的包括魏瑧在内,都不知道她在哭啥,只能面面相觑的把她盯着。
“二姐,二姐就是高兴。要是以前有这么多钱,爹娘,爹娘也不会早早就去了。”
好多年了,二花自爹娘去后就努力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大姐是个绵软的性子,想要护住弟妹,她就得比别人更凶悍。可哪个姑娘不想自己在别人嘴里是温柔可爱的,她这不是没办法嘛。
从二姐嚎哭中明白她在想什么的魏瑧也跟着红了眼圈。
https://xianzhe.cc/book/14021/336788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