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人这一边,宋富霖听的就若有所思。之前他对霍冬的那两次投资,只是出于江南商人比较圆滑的表现,有些有恩报恩的意思,但对霍冬也没多大重视。所以投入的并不怎么多。《英雄如我》和《磨力神车》的总投资差不多,宋富霖投资了《英雄如我》上千万,在《磨力神车》就只有五百万,由此可见,重视的程度就很不一样。
然而今天突然听到了霍冬的数据,宋富霖的想法立刻就变得不同。商人对数据都是相当敏感的,投资影视剧最主要的是投资对那个人!
虽说宋富霖也明白,那个“第一”有着很大的水分,而且《磨力神车》的票房绝不会达到25亿,霍冬这个吹逼已经吹上天了。但华语电影圈里,能够保证票房的能有几个呢?
去年今年不去说,那是市场的因素,似乎放头猪在导演席上,影片都不会亏本。可是以往那些年呢?每年内地上映的影片100多部,加上港台算200部吧!票房能盈利的连十部都不到,能够通过周边和版权运作收回成本的,可能还不到三成。
换句话说,每年最多就是十位卖座导演。他们个个都不愁有人来投资。
看着台上的霍冬,宋富霖就越来越感兴趣了……
今天代表冰封影视出席首映礼的,就是那位何青青小姐。她突然听到霍冬在台上“大放厥词”,顿时大惊,立刻就打电话汇报给了霍沁。而霍沁在手机里足足沉默了十几秒钟。最后回答了一句“知道了”,然后就挂了电话。
何青青是知道自己的霍总对霍冬的态度的。但她并不知道,在手机的那头,霍沁已经气得直跺脚:“这个不省心的孩子,就学不会不惹麻烦吗?”
至于华影的代表,他倒是看的饶有兴趣。
今天的新闻上媒体以后,霍冬会怎么样不知道,也许会遇上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但影片同样获得了炒作,起码能够增加几百万票房吧?
再说,如果华语电影多了这样一位内地电影人,那也是件好事。只要霍冬所说的没有虚假,那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他的荣誉,同样就是总局和华影的政绩!至于什么水分?那就是个屁!
而代表梦辉娱乐出席的就是杨耀和汪年。他们俩正在笑着闲聊:
“阿耀,那句话说的好啊!为什么就不能是我?”汪年大发感叹,“当年飓风网络创业的时候,我们几个都不拿工资,吃住在公司,就是为了一个梦想。当时同类型的网络公司有十几家,有的资金雄厚,有的有海外背景,有的还有技术大拿。谁都不看好我们。你是知道的,网络行业遵循的是赢家通吃,最后能活下的只能有一个。确实特别的难,甚至有想过,索性便宜点卖了吧?后来就咬牙坚持了下来。我们的想法和冬子一样——为什么不能是我!”
陪着笑了几声,杨耀道:“看起来,我们还是小瞧了这个冬子啊!”
https://xianzhe.cc/book/13552/365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