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里有个很有趣的定理——如果某个员工表现的效率特别高,那么领导者就会把他往死里用!
很显然,刘石就是这样的人。发现霍冬特别的好用,他就立刻增加了工作量。
霍冬的新工作,就是负责每个镜头的单位时间核算。具体到布景道具准备时间,摄像灯光准备时间,每个演员的化妆时间……,最终估算出这个镜头的拍摄时间。当然,不可能很精确。如果演员的状态不到位,反复的重拍,很有可能超过这个估算时间。因此就要预留出余量,并且还要熟悉每一个工作环节。
应该说,这已经有点超纲,根本不能算编剧的工作。但是叶归成这个导演根本不靠谱,原先就是把这个工作划分给了刘石这个杂务执行导演。所以现在的刘石就有了想法,想要让身边的霍冬多承担一点。
于是刘石就开始了填鸭式教育。根本不去管原理,只教会每个镜头需要的机位。一般来说,在拍摄流程中,机位的设置就是最主要的,什么两机位、三机位、正反机位等等,而其他的一切全都是围绕着机位在工作。
因此什么镜头用什么机位?什么机位有多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先囫囵吞枣,抓紧时间解决眼前的问题。
说实话,刘石这么做,应该有着偷懒的嫌疑,因此多少担心霍冬会有什么不满。
然而与刘石担心的不同,增加了工作量后,霍冬非但没什么不满,反而变得更加的如饥似渴。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这不是手把手在教自己怎么当导演吗?导演并不需要掌握拍摄的具体方法,他只需要知道用什么手法去拍摄,其他一切都能够由专业的工作组来完成。
有了这样的机会,霍冬就开始了堪称疯狂的“偷师”。而刘石更是巴不得,只要你能撑不死,我就死命的往你肚子里填鸭。
到最后,见霍冬已经学的差不多,刘石多少有些愧疚心理,他就叮嘱道:“相对于电影,电视剧的手法还是比较简单的。等会儿我发你一个目录,里面有我搜集的100部代表性电影。只要你把所有的电影都拉片一遍,并且能说清楚,里面每个镜头使用的是什么手法?那你基本上就能够合格。不过还需要记住,电影就是艺术,我们不是装配线上的工匠。不要只会用方法,方法是为了运用到艺术创作上。否则就是舍本逐末。不过掌握以后,还是可以去当个广告导演。那应该绰绰有余了。好了,现在上课结束,咱们开始工作。”
霍冬并不知道,由于刘石的速成,他就开始了跑偏。而这一次的跑偏,更是让他在一条未知的道路上狂奔,并且还越跑越远!
好吧,此时的霍冬对刘.巨坑.石还是相当感激。最关键是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镜头——机位;机位——时间。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这一点给完全吃透吧!
……
霍冬努力的办法,就是所有办法中最有效,也是最笨的办法——索性直接利用自己的记忆力,全部背诵下来。先不求甚解,以后再找时间慢慢理解。
这也是目前最符合实际的办法。毕竟现在不是学习时间,而是要尽快完成新的剧本。
而剧本中的场景描写,与设置机位的复杂程度并无关系。有时候就几句话,拍摄却要忙碌一整天;有时候很长的一段内容,拍摄起来却相当简单。
https://xianzhe.cc/book/13552/3223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