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并没有像黄烁想象中的惨不忍睹,当然了,混乱还是有的,但是比着上一场那种惨况,却好了很多。
这中间有个很大的区别。
首先安禄山身为河北道的节度使,上至辽宁的部分,中间基本河北全部,下到河南大部,都属于河北道的统辖。安禄山的老巢虽然在范阳,但是出兵一路南下,行经之地基本都是他的管辖属地。
而且大唐盛世多年,内地的上至官员,下到百姓,都远离战争太久了。谁见过这阵仗?当安禄山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直接开城投降,甚至早早的就归顺的大有人在。
以至于安禄山一路南下完全没有一点像样的抵抗,十一月初起兵造反,月底就已杀到了洛阳城附近。用了这么多时间,完全是大军开拔行进速度有限,却未受到什么迟滞。
所以对安禄山来说,这些占领的地盘都是自己的根据地,基本盘。虽有横征暴敛的行径搜集军需,但却也没真有什么惨事发生。远不如黄烁上一场那种,豪强遍地,一点就炸的混乱。
但是安禄山如此顺畅的开局,可把黄烁弄的有点猝不及防了。
他知道安史之乱,也不过是上学的时候学的。大致知道个开始时间,知道安禄山很快就占据两京,把皇帝赶出了西安,退走蜀地,知道杨贵妃的死,知道这场战争对于大唐衰落的意义。也就仅此而已了,他也不至于知道每个细节,每场战斗的时间。
黄烁又不是没见识过古代战争,原本他估计安禄山起兵,到攻打洛阳,怎么也要数月时间。等他收到消息完全来得及。
万没想到,等他收到消息,千里迢迢的赶来,洛阳都快沦陷了。
准确说,当黄烁赶到时,正赶上武牢关陷落,洛阳城暂时还没事。但是门户大开,怕也只是很快的事了。
黄烁实在难以相信,武牢关怎么这么快就破了。
这段时间跟着长孙忘情学习兵法,对于一些核心战略位置,他还是熟悉的。这武牢关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城的东大门。
这样一座雄关,怎么就这么容易失守了呢?就算朝廷废物,天策府的众人在干什么?
当黄烁赶到天策驻地,肺都快气炸了。天策府所部还都老老实实的待在营内,并未去洛阳城内协防。
直到找到在营内值守的曹雪阳,黄烁才大致了解了情况。
怎么说呢?一地鸡毛,甚至还和他有部分原因。
自从上次曹雪阳和黄烁他们护送安禄山入京,这李隆基对安禄山的信任已然到了一种巅峰,到了就连杨国忠进言安禄山不忠,都受了训斥。
以至于十一月初九,安禄山都起兵了,凌雪阁的情报都放在了李隆基的案头,这位还觉得是有人要害安禄山。这份信任还真是感天动地。
足足等到六天后,各方信息传来,李隆基才真的信了安禄山反了。匆匆命其六子荣王李琬为帅,安西节度使封常青主政洛阳,名将高仙芝为副帅统领军队,赶赴洛阳防御。
这个任命本也没什么问题,高仙芝和封常青都是大唐名将,号称帝国双壁。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将无兵,什么名将也没用。
https://xianzhe.cc/book/13267/491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