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来个复制**了!”
杨哲以虚拟电脑为原型,试着制作了第二台电脑。
第二台电脑,完美复制了第一台的外形与内容。
【经验】杨哲:“???”
什么鬼,经验不会变化的。
他把种子抓到跟前,又看了一遍它内部蕴含的信息。
“创造性数据吗?”
“也就是说,虚拟电脑是一种数据。我创造了虚拟电脑,它算创造性数据?但只有第一台电脑算。”
“系统和钱钱也算……这么说,只有大型软件才算?”
杨哲想了想,决定不急,先做一套钱钱阵列。
他又复制了1台虚拟电脑,每台消耗了312点脑力。
一共弄出三台后,他的脑力只剩1018点了。
杨哲赶紧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又让网络接口接入宿舍WIFI。
三台电脑接入了网络,以其中一台作为协同运作的主机,开始了运作。
果然,钱钱的运算变得非常快。
这样一来,不但的生成速度变快,其自身也能更快进步。
“在找到时空种子长大的经验值之前,先赚点钱,解决一下我的实际生活困难吧,日子总要一步步过嘛。”
杨哲观察着支持电脑运作的数字生命们。
它们还行有余力。
他心算了下,算力的最大负载应该是支持5台虚拟电脑同时运行人工智能。
明天补齐五台就行了。
次日。
杨哲又补了两台电脑,令算力的负载达到极限。
“托盘上的数字生命也变了。”
杨哲将托盘拉到眼前查看。
或许是因为支持人工智能的运作对它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挑战,小东西们也慢慢朝着更有利于支援虚拟电脑以及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
和之前的信息冲击淘汰不一样。
这次,是运算负载淘汰的模式。
它们的数据处理能力正在攀升。
甚至,开始了新一轮的分化。
出现了两种新的类别。
一种数量极少,它负责判断如何处理需求。
并将运算请求拆分为更小的分支,下发下去。
另一种数量较多,会协调其他三者的运作,同时传递运算请求。
再加上之前那种偏坚固的,以及偏运算的两种,杨哲为这四种数字生命重新起了名字。
“领导者”、“协调者”、“守卫者”、“思考者”。
“这些小东西还算不上生命,却有了生命一样的集体合作行为,真有趣。”
杨哲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这几十亿数字生命。
他将它们的运算能力压榨到了极限,每时每刻,都有几千万的数字生命破碎消亡,但随即又有更优良的数字生命替换补上。
自从分化为四种类型后,数字生命的总算力再度提升。
如今的可支配算力为2点。
待资料读取完毕,杨哲就关闭网络,将1点算力用于托盘的日常维护与数字生命的自身运作,剩余2点算力全部分配给虚拟电脑。
在强大的运算能力支持下,三台并联的“钱钱”程序开始了高速的机器学习。
https://xianzhe.cc/book/13077/315030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