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立即看。
都是一个村子,不看,左邻右居也知道梁得树这个小儿子的相貌,确实很像刘仲高,至少不像梁得树。
这玩意……或如陶小娘子,若不是曹成栋找上门,刘昌郝必然将陶小娘子娶回家。生米煮成熟饭,即便以后知道了,刘昌郝也不会和离。
或如一些不育人家跑到寺庙里求子,这些娘子在寺庙里呆上几天,有的继续无子,有的便有了孩子,然后欢天喜地地感谢寺庙里的大和尚,当然,有聪明人是知道怎么一回事的,但不揭开,谁会在意?然而只要揭开,又会有许多人家妻离子散。
于娘子上吊自杀了。
至于那个孩子,梁家不要,被她父母抱回了娘家。
许仁书说:“于娘子不守妇道。”
“于娘子守不守妇道,汝等可以去刘梁村问一问。”
于娘子死了,刘梁村有人开始反思,她性格安静,在村里不多事,多数人说,非是于娘子自愿的,多半又像是靳娘子,被刘仲高强女干了,那时刘四根一家正是烈火烹油之时,于娘子敢不敢说?
“汝是吴公傔客?”
这个许仁书是吴充家的门客?高孔目讶然地看着许仁书。
“汝如何知道?”孙固有些头痛地问。宋朝对朝臣私下交往略有些忌讳,特别一个是堂堂首相,一个是开封府尹,他能将许仁书带过来,但不能说出许仁书的身份。
“高郎君乃是开封府孔目官,纵然中书或其他部司堂吏也不敢小视,然其对高孔目一直持着倨傲的态度。且敢打断吾与孙公说话,除了吴公家傔客外,还能有其他身份?”
“民以衣食为天,今日才正月初八,麦子未起苔,棉种播种更是有一段时间,孙公为何不候到三月来,今天便来了,未必是麦子棉花,或为麦子棉花,亦是次要目的,为何来之?且带吴公家人来之。”
“自秦命赵佗征岭南,汉武帝、马援,东吴征交趾,南方从来就不曾成为中国之患。南汉白藤江之败原因,吾也写了,亦画了地图。侯仁宝之败,乃是卢多逊有意为之,祸起萧墙,非是交趾人凶悍也。”
“苏缄之败,乃是苏缄不设备。如交趾拿下邕州城,曾分出大军欲图桂州,然于邕州北境,居然被当地人率一群土兵狙败。”
“此次征南,兵多将勇,交趾必不可挡。”
“吾来想想,多半是郭逵兵临富良江,且大败交趾大军,李乾德沮丧之下,派使请降。”
“一江之隔,随时拿下交州城,然郭逵想起某人叮嘱,李乾德又请了降,见好就收,率军北还。”
“此次征南,十几万军民因滞留死于疟疾之下,耗费许多钱财,朝廷为了维持征南费用,明知旱情严重,然不减赋税,导致盗贼四起,郭逵居然儿戏一般,朝廷必深追究之。”
“孙公来,无外乎想让吾闭上嘴巴。”
如果中书不在刘仲高兄弟案子上搞鬼,刘昌郝或许闭上嘴巴,但吴充敌意满满,只有一条路,硬怼!
沾到了这等大事,高孔目想捂耳朵。
孙固更头痛,说:“刘有宁,郭逵已上书陈解滞留原因,其以为是瘴病,军中病多,只好让大夫治之,亦不敢率疟前行,以免三军士气不振而败之,故滞留六旬。”
这似乎是一个说法。
开始时连朝堂也不大重视刘昌郝的说法,直到前线死了十几万军民,纸包不住火,郭逵上书,朝廷才想到刘昌郝写的那些东西,派石得一过来询问,然后用特脚递向前线下命令。
一个滞留了七十余天,一个滞留了六十余天,刘昌郝救了十天,最少救了万余军民的性命,然而大头人马却死了,但这样,那就不是郭逵一个人的错,是整个朝堂君臣的错。
“善,孙公,吾再问一下,陛下可知郭逵撤军乎?”
“不会吧……”高孔目喃喃道。
“高郎君,有何不会?”
“郭逵欲撤军,用此来附从某人扭狙朝廷拓边之举,然于富良江畔便用特脚递上书朝廷,不过七八天时间也,然后其率大军向邕州桂州撤离,朝廷会有何安排?”
“一是同意其撤军,二是不同意其撤军。若不同意呢,朝廷再用特脚递下诏书,大军甚至未达邕州,特脚递的诏令已经抵达。”
“故其上书,必然是大军撤到邕州,或将至邕州时才会上书,即便诏令下达,三军已解散,正好旱情延续,盗贼四起,朝廷只好望洋兴叹。”
史上郭逵早在腊月下旬就撤军了,但正月上旬,赵顼因为不知,还下诏,让坐镇邕州主持后勤的周沃每天用特脚递上书安南行营军前战况。
https://xianzhe.cc/book/1204/265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