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广峰,轩辕剑派内四峰之一,也是内剑术纵剑一脉的本峰。
说到内剑四峰,实际是以飞来峰为首,此峰是由开派祖师轩辕大帝以大法力撷自虚空宇宙,本身便是一块巨大的整体类灵石,山高千丈余,悬浮于空,以玄妙轨迹在崤山雪原上空飘沉旋转。因其峰内灵机过于浓郁,暴燥,故也只有元婴修士或者更高境界修士才能常驻;此峰对绝大部分轩辕弟子来说终其一生也未必有几乎踏入一步,对李绩等新入门的小小筑基修士,更是虚无飘渺的传说一样。
闻广,衡周,卫忌三峰是实实在在立根大地的灵峰,其中,闻广峰归属纵剑一脉,衡周峰是弈剑一脉,星剑一脉的本峰,卫忌峰则属于杀剑一脉。
轩辕大帝初创剑派,择崤山为基,初时便只飞来,闻广两峰,大帝凡世旧名,曾名闻广,故在崤山单择一峰,以闻广名之。
剑修呼啸天地间,瞬突来去,剑气无痕,把纵横两字诠释的淋漓尽至,这便是轩辕大帝的御剑纵横之术——《轩辕剑形真解》,是轩辕剑派传承数万年的内剑术之本,后世概称纵剑一脉。
然天下英雄,倾天大能,天资卓绝者并非只轩辕大帝一个;其中,剑派四世祖烂柯道人姜衡周以棋入道,以天地为纵横,星辰为棋子,自创弈剑术,同样威凌环宇,后辈弟子为纪念此人,故立衡周峰,拓为弈剑一脉的根本之地。日久天长,弈剑一脉中又分化出星剑一脉,也自有其独特之处。
杀剑一脉出自二万年前六世祖天戮道人卫忌之手,卫忌非人类,乃外魔入道,归于剑宗;其时青空大世界门派之间伐战频繁,是近代末,现代初一段极其血腥混乱的时期,就连豪门大派都在那场腥风血雨中旦夕存亡,近半的古老门派传承被毁于一旦;卫忌却凭自创剑术《三生杀劫》纵横青空无敌,无数大能老祖在其剑下饮恨,为轩辕剑派后世万年根基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人为祭奠之,再立卫忌峰,称杀剑一脉。
轩辕十三峰中,以修士名字命名的,便只这两峰,连后来那些创出外剑术的门中高能都无法留其名,可见姜衡周,卫忌对轩辕剑派贡献之大。。。
这些派中历史,传承奇闻,其实和李绩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太久远了。对他来说,筑基层次的修士,还没有资格选择自己的方向;作为轩辕新人,他首先要决出内外剑之分,如果不被剑丸认可,便只能走外剑一途,那是另一回事;如果运气好,得了剑丸入得内剑,那首先要学习的,仍然是传自轩辕大帝的道统,这是根本;也就是说,每个筑基期内剑弟子,都必须,也只能先学过轩辕大帝的纵剑传承,这是基础,直到步入金丹,才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爱好,选择是继续深造纵剑之术呢,还是换成弈剑,星剑,杀剑术。故此,李绩等人能去的峰脉也很有限,就只一个闻广峰而已。
。。。。。。
李绩盘坐在闻广峰峰腰一处巨大的广场上,静静的浏览着手中的玉简,玉简是接引道人发的,人手一只,上面都是轩辕剑派清规戒律,门派历史,山门地形,生活修练注意事项,各职司殿堂分布等等,堪称一本入门百科全书,有了它,一些大方向上的错误就可以避免了。
这个广场名剑辉广场,有些类似前世罗马帝国的古竞技场,周围有117根巨大的石制廊柱环绕,无门无顶无墙,地面是青石铺就,整个广场给人一种磅礴,古老,神秘的感觉。。。李绩感觉这更象个古老的阵基,但以他的见识,这种传自上古的古老阵法却不是他能够窥视的。。。
接引道人把一众新人往这里一丟,就不管不顾的离去,言明二日后在此剑定内外;既没有安排食宿,也没有传下功法秘术,更没有所谓的门派福利。李绩很清楚,一切在分出内外剑之前都无法确定:内外剑脉的区别,决定了修士洞府的位置,功法也是天差地别,可能待遇上也有区别。。。所以,一切皆未可知呢。。。
修士一到筑基,生活上的问题基本已经不再是问题,谁没有几个纳戒?谁纳戒里不储存些食物清水?能走到这一步的,早就不是小孩子了。。。眼看天色已晚,更有些洒脱的,从纳戒中取出酒水,索性便对月独酌起来。。。
四十一个修士,分布在直径达百丈的广场上,显的有些空空落落;有熟识的,便三三两两的聚拢闲聊,也有比酒斗气的,独自苦修的,读书写字的,闭目养神的。。。各有各的习惯,却无人大声喧哗。。。
李绩玉简看到前半夜,感觉有些困意,拿眼向四周扫了扫,发现无人入睡,对修士来说,尤其是筑基后有了神识的修士,盘腿打坐运功渡过长夜已是常态,已无需睡眠。但李绩却有些不同,没有了引灵阵的帮助,在现下的灵气强度下练功基本毫无意义,而且数十年,两世的生活习惯让他每天晚上不睡会子觉好像就少了什么似的。。。于是,他从纳戒中取出一套素白碎花被褥,找了个靠近廊柱的背风地界铺上,堂而皇之脱去道袍,道履,仅着小衣钻进了被窝。。。条件艰苦,事急从权,他其实是喜欢裸-睡的,现在这情况下,也只能将就些。。。
周围修士虽也无人刻意去看他,但神识之下,每个人的动静也逃不出他人视线。李绩这一番操作让不少人面含笑意,其中更不少无语者。。。
“这哪来的乡巴佬?这样的人都能修到筑基,真正滑天下之大稽。。。”
“既登龙门,当自重身份,如此放浪形骸,如何修得大道?”
周围也有几个修士取笑议论,但大部分修士依然沉默,修至筑基,心性已成,他人形状,与已何干?百数十年后,高下自现。。。
https://xianzhe.cc/book/10633/2646156.html